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并州

并州

①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昭余祁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约当今山西、河北一带。

②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西大部及内蒙古、河北的一部。东汉治所在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辖境扩大,包有今陕西北部及河套地区。三国后渐小。唐代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开元十一年(723)改为太原府。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复改并州, 移治阳曲县(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又改为太原府。

③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蒲阪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后移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后秦末年废。

④十六国后秦皇初三年(396)置,治所在蒲坂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皇初五年(398)废。

⑤十六国南燕置,治阴平(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南三十里阴平镇)。《晋书·地理志》:南燕慕容德“以并州牧镇阴平”。

⑥西魏置,治所在随郡(今湖北随州市)。废帝三年(554)改为随州。

⑦南朝梁置(一说西魏置),治所在南晋郡(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一说在今万源县南固军坝)。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万源县南部地。隋开皇五年(585)废。


(并bīng) (1)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恒山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昭余祁在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大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的一部分。(2)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东汉治晋阳县(隋改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辖境扩大,包括有今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冀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辖境渐小。唐代相当今山西省阳曲县以南、文水县以北的汾水中游及其以东地区。开元十一年(723年)改为太原府。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又改为并州,移治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七年又迁治阳曲县(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年)又升为太原府。(3)十六国后秦皇初三年(396年)置,治蒲坂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省西南部。末年废。(4)太原市的别称。


猜你喜欢

  • 固始侯国

    东汉光武帝改��县置, 属汝南郡。 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三国魏改为固始县。

  • 亦的勒水

    亦作阿的勒、也只里河。即今俄罗斯之伏尔加河。《元朝秘史》卷11:“命速别额台勇士征迤北康邻等十一部落, 渡亦的勒、扎牙黑二水。”

  • 蒲阳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隰县。《史记· 魏世家》: 魏景湣王五年 (前238),“秦拔我垣、蒲阳、衍”。《正义》: “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阳。”古邑名。又作蒲子。战国魏邑,因在蒲水之阳,故名。在今山西省隰县西

  • 七里镇

    ①即今安徽石台县治。清道光《安徽通志》卷27石埭县:七里街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为石埭故县”。②在今河南息县南七里冈。《金史·仆散安贞传》:兴定五年(1221),伐宋,“安贞出息州,军于七里镇”。即此。

  • 夹心子

    即夹信子镇。今黑龙江省延寿县东北加信镇。

  • 高县镇

    清置,属曲沃县。即今山西曲沃县西北二十里高显镇。

  • 路口市

    ①即今江西莲花县东北路口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吉安府莲花厅东有路口。”②即今江西宜春市东南路口。民国 《宜春县志》卷首图: 县东南有路口。③即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十七里路口镇。清光绪《黄

  • 姚关

    在今云南施甸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19湾甸州: 姚关在 “州北七十里,东北接顺宁府界。万历十一年缅陷木邦,湾甸酋景宗真复导缅寇姚关,焚掠顺宁。明年官军进讨,缅酋复合东西诸路兵进寇姚关,参将邓子

  • 劳州

    ①北魏置,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五年(533),“劳州刺史曹凤、东荆州刺史雷能胜等举城降魏”。胡三省注:“曹凤、雷能胜, 皆蛮左也,因其地授以州刺史。”②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

  • 谷陇河

    在今贵州六枝特区北。《清一统志·安顺府》:谷陇河“在府城西北西堡司治前。西北流五十里,下流合于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