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山郡

常山郡

西汉文帝元年 (前179),为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景帝五年 (前152) 改为国。武帝元鼎三年 (前114) 复改为郡。四年移治元氏县 (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河北唐河以南,曲阳、栾城、赵县以西 (正定、石家庄除外),内丘以北地。东汉改为常山国,辖境略大。三国魏复为郡,还治真定县。其后辖境缩小。北魏又移治九门县 (今藁城市西北二十四里)。隋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改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 (今正定县)。


西汉文帝元年(前179年)改恒山郡置,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唐河县以南,曲阳、赵县以西、内丘以北地。景帝五年(前152年)改置为国。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复为郡。东汉初改为国,治元氏(今河北元氏县西)。三国魏复为郡。西晋移治真定。其后辖境减缩。隋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恒州为常山郡。


猜你喜欢

  • 长垣

    本魏首垣邑,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战国策·韩策三》:韩侈谓秦王曰:“……进齐、宋之兵至首垣,远薄梁郭”,即此。秦置长垣县。即“首垣”。

  • 梅谷堡

    北宋置,属镇戎军熙宁砦。在今宁夏固原县北。后废。

  • 黄华水

    ①在今山东莒县西。亦名沙河水。元于钦 《齐乘》 卷2 “沭水” 条下: “沙河首受西湖水,湖受黄华诸水,皆莒城西北群山泉潴为湖。” 《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谓 “下流亦称坝水,南流入沭”。②在今四川忠

  • 后阳山

    在今广西陆川县北。明万历《重修广西通志》卷5:后阳山在“县北一里。叠嶂起伏,为县所倚”。

  • 奉化县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阴石县置,属藤州。治所即今广西容县。十九年 (599) 改为普宁县。②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析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即今浙江奉化市。《名胜志》: 奉化县 “以其民

  • 万岁镇

    ①北宋置,属武进县。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万绥乡。《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兰陵城”条下:“《志》云,府城西北六十里,为千秋乡之万岁镇。今名阜通镇。有古青城,城南为圆坛,西为方坛。盖萧齐篡位后

  • 清江县

    ①隋开皇初置,为江州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县境。大业初废。②隋开皇三年 (583) 改龙求县置,属翼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十八年 (598) 改为翼水县。③隋开皇五年 (585

  • 王母宫

    在今甘肃泾川县西三里回山上。《寰宇记》卷22:保定县有“西王母祠”。通称王母宫。有石窟,开凿于5世纪末。高11米,宽12米,进深8米。窟门及东壁已塌毁,现存清代四层木结构飞阁。原有造像千余尊,故又称千

  • 暖泉

    ①在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暖泉 “其水夏凉冬温,资以灌溉”。②在今山西万荣县南孤山北侧。《清一统志·蒲州府一》: 暖泉 “在万泉县南孤山之阴。数穴涌出,隆冬不冻。明万历

  • 三丫径

    在今广东封开县北。《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三了径在“县(今封川镇)北二十里续岭下。相近又有埇彪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