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夷县
西魏废帝元年 (552) 置,为帖夷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白水江东岸。《太平御览》 卷167引 《后魏书》 曰: “以戎夷宁帖为义也。” 恭帝二年 (555) 改为昌宁郡治。隋属同昌郡。唐武德元年 (618) 属扶州。万岁通天二年 (696) 改为武进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帖夷县。广德后没入吐蕃。
西魏废帝元年 (552) 置,为帖夷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白水江东岸。《太平御览》 卷167引 《后魏书》 曰: “以戎夷宁帖为义也。” 恭帝二年 (555) 改为昌宁郡治。隋属同昌郡。唐武德元年 (618) 属扶州。万岁通天二年 (696) 改为武进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帖夷县。广德后没入吐蕃。
①又名历山。在今山东济南市南郊。道光《济南府志》卷5:“隋开皇间,因石作形,镌成佛象, 又名千佛山。”②即今四川安县西北千佛山。《清一统志·龙安府》:千佛山“在石泉县西一百里。三峰鼎峙,上出云霄。陟其
唐贞观十二年(638)置,属瀼州。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境。贞元后废。唐贞观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思州东北。属瀼州。贞元后废。
即今湖南湘潭县西南石潭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涂田市”条下:石潭市“在(湘潭)县西南七十里”。
巴利文作阿跋耶祗厘毘诃罗。为斯里兰卡最古寺院之一。公元前1世纪中,斯里兰卡瓦塔加摩尼王即无畏王所建,东晋法显《佛国记》:“(大)塔边复起一僧伽蓝,名无畏山,有五千僧……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
即武当山。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9均州:武当山“明永乐中赐名大岳太和山。建太和、南岩、紫霄、五龙、玉虚等宫观。又于天柱峰顶建真武神殿,备极宏丽。嘉靖中又赐名元岳”。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十七年 (643) 废。长安三年 (703) 复置,神龙元年 (705) 又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
在今河北承德县西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打造馆“西南行十余里,至中顿。顿之西南有大山,上有建石,望之如人,曰会仙石。山下大川流水,川间有石屹然对山,乃筑馆其上。傍有茂木,下湍水,对峙大山。大山之西
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南葫桥。清道光 《江阴县志》 卷2: “葫桥镇四保,县西十里。” 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江阴县西南有 “葫桥镇”。
西汉景帝刘启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北。《汉书·景帝纪》:后元三年(前141),“葬阳陵”。臣瓒曰:“阳陵在长安东北四十五里。”(1)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北。《左传》襄公十年(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周书·文帝纪》:西魏大统三年(537),齐神武率众十万, 自后土渡河,逼华州,“乃涉洛,军于许原西”。即此。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北。《资治通鉴》:梁大同三年(537年),东魏高欢自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