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颜喀喇山
又称大黑山、紫山、闷摩黎山。在今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岷山及邛崃山。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0—6000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今黄河发源之处,虽有三山,而其至西最大,为真源所在者, 巴颜喀喇也。东北去西宁边外一千四百五十五里, 延袤约千余里, 山不极峻,而地势甚高,……蒙古谓黑为喀喇,谓富贵为巴颜,故名巴颜喀喇山。盖即唐时吐蕃所称昆仑也”。
又称大黑山、紫山、闷摩黎山。在今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岷山及邛崃山。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0—6000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今黄河发源之处,虽有三山,而其至西最大,为真源所在者, 巴颜喀喇也。东北去西宁边外一千四百五十五里, 延袤约千余里, 山不极峻,而地势甚高,……蒙古谓黑为喀喇,谓富贵为巴颜,故名巴颜喀喇山。盖即唐时吐蕃所称昆仑也”。
南朝梁置,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四里汉水北岸)。后改名南梁州。南朝梁置,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汉水北岸)。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安康、平利等市县一带。南朝梁时改名南梁州。
即今四川南充市南嘉陵江西岸李渡镇。《清一统志·顺庆府二》:李渡场“在南充县南六十里。本朝乾隆五十一年置主簿驻此”。民国初改设县佐。
即今江西寻乌县南南桥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长宁县东南有南桥。光绪 《长宁县志》 卷1: 南桥堡 “距县五十里。东至伯公垇平远界,南至阳和山双桥界,西至石峡黄乡界,北至鹅子湖南厢界,领村
在广东佛山市郊石湾。制陶业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陶都。故址在今广东省佛山市石湾。为明代著名瓷窑之一。
①唐渤海国置,属仙州。治所当在今辽宁西丰县境。辽属通州。金废。②辽置,属通州。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境。后废。
清雍正三年(1725)改阳高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大同
①即五华山。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七十里。《新唐书·地理志》:复州竟陵县“有五花山”。②在今四川涪陵市西。《方舆纪要》卷69涪州:五花山在“州西二十里。五山排列,宛然如花”。
①即今河北辛集市东北十八里范家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北有范家庄。②即今河北赵县东三十六里范庄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5赵州图: 东有范家庄。③即今山东泰安市东汶水滨范镇。
①即今安徽六安县西南独山镇。清咸丰七年 (1857) 捻军龚得树部击败清军于此。②在今新疆奇台县,或谓即今奇台县东南古城。《元史·哈喇亦哈赤北鲁》: “从帝 (太祖) 西征。至别失八里东独山,见城空无
又名濂江水、廉水。即今江西安远县北濂江。《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安远县:安远水“在县治西北。源出县东南二十里乌田尾,流经此亦谓之濂江。会紫岭欣山上廉里仁小华江诸水,西至板石镇始通舟楫,至会昌县界合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