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克山
亦作拔达克山。本元代之巴达哈伤、明代之巴答黑商。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赫尚一带。《清史稿·兆惠传》: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讨伐大小和卓木,“富德师复进,追及霍集占,战于阿勒楚尔,再战于伊西洱库尔淖尔,布拉泥敦、霍集占窜入巴达克山,师从之。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初言霍集占中弹死,生获布拉呢敦;复言两酋已皆死,献霍集占首”。
亦作拔达克山。本元代之巴达哈伤、明代之巴答黑商。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赫尚一带。《清史稿·兆惠传》: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讨伐大小和卓木,“富德师复进,追及霍集占,战于阿勒楚尔,再战于伊西洱库尔淖尔,布拉泥敦、霍集占窜入巴达克山,师从之。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初言霍集占中弹死,生获布拉呢敦;复言两酋已皆死,献霍集占首”。
1913年改宁羌州置,属陕西汉中道。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改为宁强县。旧县名。1913年改宁羌州置,治宁羌(今陕西宁强县城关镇)。1942年改名宁强县。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三十五里盘道梁。《魏书·孝静纪》:东魏武定元年(543),“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墱”。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北桐木村。明属永宁州,置土巡司于此。(1)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南桐木。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江西省上栗县东北部。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7.1万。
即今江苏沛县南六十里敬安镇。民国 《铜山县志》 卷10: 敬安集在 “城西北七十五里。咸丰九年建”。
东汉改益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八里益城村。后改属乐安国。东汉末复为县。东汉以益县改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后国除仍为县。
在今河南安阳市北三十二里丰乐村东。东汉时为纪念西门豹而建。《水经·浊漳水注》:“漳水自西门豹祠北,径赵阅马台西。”北宋嘉祐二年(1057)称为西门大夫祠。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周废。
唐贞观六年 (632) 改南晋州置,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郁江南岸亭子街)。《元和志》 卷38邕州: “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 天宝元年 (742)改为朗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邕州。辖
即今河北黄骅市西二十里岭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0盐山县图: 北有岭庄镇。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蚂蜒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黑龙江省蚂蚁河流域。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