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宗七年 (1235) 改东夏国南京置,属开元路。治所在南京城 (今吉林延吉市东十五里城子山古城,一说在今朝鲜会宁西云头城)。辖境约当今吉林图门江流域一带。后废。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置,治今吉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由龙岩县东西洋巡司及永安、大田两县部分地置,属漳州府。治所即今福建漳平市西北双洋镇。《清一统志·龙岩州》:东西洋,“今宁洋县治。……以巡司为县治, 以东西洋皆安静为名”。清雍
又名玉山、辉山、玉斗山。在今江西东北和浙江西部边境。主峰海拔1817米。系信江源地,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水岭。《寰宇记》卷107信州玉山县:怀玉山“在县东北三十里。玉山溪流发源于此”。《方舆纪要》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笼州。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境。唐末废。
即今福建东山县之塔屿。与东山隔海相望。山顶有石塔,故名。明黄道周读书于此。
即今广东汕尾市东南遮浪镇。清时设水师把总驻防。集镇名。在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南端。属遮浪街道办事处。人口3.8万。为原遮浪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属西北—东南向半岛,为风浪屏障,故名。清时设水师把总驻防。市主
在今山西忻州市东南十五里韩岩村侧。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文学家。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作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
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新唐书·李袭誉传》 载:贞观十八年(644),“扬州,江、吴大都会,俗喜商贾,不事农。袭誉为引雷陂水,筑勾城塘,溉田八百顷,以尽地利, 民多归本”。《方舆纪要》卷23扬州府:勾城
即今河北任丘市南二十里石门桥镇。清为石门桥社。
西汉改祁县置,属沛郡。治所在今河南夏邑县东北。东汉废。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夏邑县东北。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