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崆峒岩

崆峒岩

①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舆地纪胜》 98南恩州: 崆峒岩 “生石乳,有石钟鼓,扣之有声。《郡国志》 云: 岩穴中有金膏银液、灵芝、玉髓”。《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崆峒岩在 “县西南十五里。石壁穹窿,深广数十丈”。

②在今广西横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110横州: 崆峒岩 “石洞玲珑,一名五星岩”。


在广东省阳春市区西4千米处。外观石林起伏,紫翠夺目。居阳春夹江百里诸奇丽岩洞之最。从全国崆峒山而言,居汝州、临洮、安定之后,故又称第四崆峒山。洞内广深约百米,上下层叠如巨厦,并有石柱撑持。大洞通小洞,明室通暗窦,多姿多态的钟乳石,或若飞禽,或似走兽。从南面登第二层石洞,9米高的石钟乳酷似兀立的雄狮。洞中还保存有元、明、清各代的摩崖石刻,为书法艺术爱好者所珍爱。另有钟鼓石,左叩左应、右叩右应,左右叩则一岩皆应,悦耳之声胜于钟鼓。


猜你喜欢

  • 博罗塔拉

    ①地名。指今新疆博乐市一带。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12: 博罗塔拉,“塔勒奇鄂拉拱其南,博罗和洛鄂拉、罕哈尔察海鄂拉环其西,阿勒坦特布什鄂拉屏其北。……乾隆二十年五月,将军班第率师讨准噶尔至此。……平

  • 大赕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在广荡城(今缅甸葡萄)。辖境约当今缅甸坎底坝子一带。南诏置。确址不详,一说今缅甸密支那以北,迈立开江以西,龙板城一带平原。《蛮书·山川江源》:“过金宝城以北大赕,周回百余里,

  • 洞口浦

    即洞浦。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岸边。《寰宇记》 卷124历阳县: “洞口浦,魏将曹休、张辽伐吴至此,吴军相望。《水经注》 云: 江水左列洞口。”

  • 保安砦

    北宋置,属秦州。在今甘肃天水市境。

  • 双溪隘

    ①又称双溪公馆隘。在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双溪公馆隘“在屏南县北,接政和县界。明万历十七年,以矿徒作乱创建,拨兵防守”。②亦名双溪口隘。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南双溪。民国

  • 明圣湖

    一名金牛湖。即今浙江杭州市之西湖。一说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郊定山以南。早已湮没。《水经·渐江水注》 引 《钱唐记》 云: “县南江侧有明圣湖。” 唐 《初学记》 引刘道真 《钱唐记》: “明圣湖在县南。

  • 卑南觅社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 卷2: 卑南觅社 “此社高山重叠,难以站数”。连横 《台湾通史·建国纪》: 南明永历三十七年 (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淡水通事李沧请采金裕饷,命

  • 月江

    即今广西横县南郁江。《方舆纪要》卷110横州:郁江“在城南。自永淳县东流至此,环抱州城,其形如月,谓之月江”。

  • 清水河子

    一名特伯尔古。即今新疆和硕县。《清一统志·喀喇沙尔》: 特伯勒古 “在喀喇沙尔城东八十里、塔噶尔齐西十五里,逾奇尔归图河至其地,有小城。东自乌沙克塔勒,察罕通格、楚辉至此,得四城,皆居喀喇沙尔城东”。

  • 石龙山

    ①在今安徽青阳县东。《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石龙山“在县东四十五里,蜿蜒如龙”。②在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西隅。《方舆纪要》卷94庆元县:石龙山在“县治西。蜿蜒如龙”。③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十里,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