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头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埭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 置巡司于此,后废。《明通鉴》: 嘉靖四十二年 (1563) 二月,“福建兴化府倭结寨于峙头,与都指挥欧阳深相距,久之不出”,即此。清时为峙头镇。
即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埭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巡检司于此,后废。《明资治通鉴》: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福建兴化府“倭结寨峙头,与都指挥欧阳深相拒,久之不出”,即此。清时为峙头镇。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埭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 置巡司于此,后废。《明通鉴》: 嘉靖四十二年 (1563) 二月,“福建兴化府倭结寨于峙头,与都指挥欧阳深相距,久之不出”,即此。清时为峙头镇。
即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埭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巡检司于此,后废。《明资治通鉴》: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福建兴化府“倭结寨峙头,与都指挥欧阳深相拒,久之不出”,即此。清时为峙头镇。
清嘉庆七年 (1802) 改达州置,属四川省。治所在达县 (今四川达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市及达县、宣汉、开江、大竹、渠县等地。1913年废。清嘉庆七年(1802年)升达州置,治达县(今四川达州市
隋开皇十年 (590) 改梁泰县置,属端州。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人和镇南清泰村。《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清泰水 “旧以此名县”。大业初废入平兴县。唐武德七年 (624) 复置,属端州。贞观十
即锦屏山。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嘉陵江岸。《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宝鞍山 “即锦屏山也”。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熙州。在今甘肃康乐县西北康乐乡。金升为县。
①南朝梁置,属宁海郡。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隋大业初废。唐上元二年(675)复置,属陆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华清县。②南朝梁分湘阴县置,属岳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北玉笥山。隋废。③北周闵帝元
①亦作瑯邪郡。秦置,治所在琅邪县 (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西汉移治东武县 (今山东诸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胶州、胶南、即墨、诸城、日照诸市及沂水、五莲、海阳、莒南及江苏赣榆县等地。东汉建初五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或石棉县西北境。北宋以后废。
元置,即今山西偏关县。《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偏头关 “东连鸦角山,西逼黄河,其地东仰西伏,因名偏头。宋置偏头寨,金因之,元升为关。明初属镇西卫守备,洪武二十二年始建土城。……万历二年复改筑关城
①即今辽宁昌图县北满井乡。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图: 东北有满井。②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北满井乡。《清史稿·地理志》 宾州府: 官商路 “西北满井达阿城”。
新安江支流,在今安徽歙县北,南流注入扬之水(练河)。《寰宇记》卷104歙县:“飞布山在县北,布射水源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