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口镇
清置,属德惠县。即今吉林德惠市东北岔路口镇。《清史稿·地理志》 德惠县官商路:“东:岔路口达榆树。”
在吉林省德惠市东北部,东北濒松花江。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岔路口,人口 2900。因位于三岔路口而名。1949年为岔路口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主产玉米、稻。有农具加工、饲料等厂。德大公路经此。
清置,属德惠县。即今吉林德惠市东北岔路口镇。《清史稿·地理志》 德惠县官商路:“东:岔路口达榆树。”
在吉林省德惠市东北部,东北濒松花江。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岔路口,人口 2900。因位于三岔路口而名。1949年为岔路口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主产玉米、稻。有农具加工、饲料等厂。德大公路经此。
亦名龟山。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洪泽湖滨。《清一统志·泗州》:下龟山“在盱眙县东北三十里”。
明嘉靖十年(1531)降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又作呼玛窝集。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南与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交界处。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5: 呼玛河流域 “有著名之呼玛窝集。其中林木翳天,白昼犹暗,鄂伦春人栖息其间,从事游猎”。
北宋置,即今福建明溪县治明溪镇。《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明溪驿在县西门外。宋元符中置驿,属清化县。明初因之。成化中属今县。”
在今山东青岛市东。明曾置即墨营于此。为登莱三营之一。宣德八年 (1433) 移于即墨县北十里。明置,在今山东省青岛市金家岭。明置即墨营于此。宣德八年(1433年)移于今即墨市北。
即今河北隆尧县西二十八里双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唐山县图:西北有双碑村。
①即今江苏句容县北六十五里铜山。《元和志》 卷25润州句容县: “铜冶山在县北六十五里。出铜铅,历代采铸。”②即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阴凉山。《魏书·地形志》: 泰山郡嬴县有铜冶山,即此。古山名。即今江
初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史记·文帝纪》: 后元六年 (前158),“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即此。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史记·文帝本纪》: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
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永兴元年(304)賨民李雄据成都(今四川成都市),称成都王。光熙元年(306)称帝,国号大成。东晋咸康四年(338)李寿夺权,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云南东北
新安江支流。在今安徽歙县北,南流注入扬之水 (练河)。《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富资水“在歙县,出昉源”。《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歙县“丰乐水” 条下: “府北一里曰富资水,源出府北四十里昉村,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