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西

山西

①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所谓“关中”同义。楚、汉相争,萧何镇守关中,《史记·太史公自序》 谓“萧何填抚山西”。《正义》曰:“谓华山以西也。”《汉书·赵充国传》:“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其后则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置山西行中书省,清置山西省, 山西遂为政区名。

②即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之山西县。《清史稿·越南》:光绪九年(1883),法侵略军“进攻山西,破之,刘团溃,永福退守兴化城”。


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汉书·赵充国传》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其后则通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隋末李渊为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山西行中书省,山西遂成为政区名。


猜你喜欢

  • 石空寺山

    在今宁夏中宁县西北。《明一统志》卷37宁夏中卫:石空寺山“在卫城东七十里, 山有石空寺”。清乾隆《宁夏府志》卷3:石空寺山“在(中卫)县东八十里,石空堡西北”。宣统《甘肃新通志》卷1:石空寺山“在中卫

  • 杨桥水

    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杨桥河。《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杨江”条下:“县北八十里有杨桥水,南流六十里注于杨江。”

  • 峨峰山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铜山。《寰宇记》 卷110抚州临川县: 峨峰山 “在县西四十里。出铜,因号铜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峨峰山”。

  • 慈湖水

    即今安徽马鞍山市东慈湖河。源出市境向山区杜塘乡烤山,西北至猫子山入江,以流经慈湖为名。《舆地纪胜》 卷18太平州: 慈湖水,“ 《元和郡县志》 云: 在当涂县北六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27太平府当

  • 挞鲁古河

    古作太沵河,他漏河、他鲁河等。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金史·地理志上》 长春县: “有挞鲁古河。” 即此。

  • 普梅汛

    在今云南富宁县西南。清时有千总驻防。

  • 油顿街

    即游顿街。今江西临川市南四十里油顿。

  • 柔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 皖县

    西汉置,属庐江郡。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东汉建安末为庐江郡治。西晋永嘉末废。古县名。春秋楚地,西汉置县,治今安徽省潜山县,属庐江郡。西晋永嘉末废。三国魏正始四年(243年)司马懿率军入舒县,吴诸葛恪自此

  • 独山湖

    ①即团亭湖。今安徽桐城县东南白兔湖、菜子湖一带。《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团亭湖 “亦名独山湖,在桐城县南六十里”。②在今山东微山县北部。取湖中独山为名。《清一统志·济宁州》: 独山 “在鱼台县东北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