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安岭
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秦安县:小长安岭“在县西北百有五里。山势修长,亦曰长安山。宋时置长安砦于此”。
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秦安县:小长安岭“在县西北百有五里。山势修长,亦曰长安山。宋时置长安砦于此”。
在今山东无棣县东北。《寰宇记》卷65无棣县:月明沽“在县东界。西接马谷山,东濒海,煮盐之所”。
又作阳石木河、养息牧河。即今辽河西支流柳河及其上游养畜牧河。明后期,东迁之蒙古察罕儿部驻牧于养善木河一带,见 《万历武功录》、《三朝辽事实录》。后金天聪八年,皇太极遣兵渡辽河,抵阳石木河立营,见 《清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二十里,汉长安故城西。《汉书· 武帝纪》: 太初元年 (前104) 二月,起建章宫。《郊祀志》: “粤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三国魏为锡郡治,后属魏兴郡。南齐属齐兴郡。西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白河县东南。属汉中郡。三国魏、晋属魏兴郡。西魏废。
唐武德八年 (625) 改归化县置,属扬州。治所即今江苏南京市。次年改为白下县。古县名。唐武德八年(625年)改归化县置,治今江苏省南京市。属润州。九年改名白下县。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改北豫州置,治所在虎牢(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东魏天平元年(534)又改为北豫州。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改豫州置,治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东魏天平初改北豫州。
春秋时要塞。即今河南信阳县南武胜关。《左传》: 定公四年 (前506),吴伐楚,楚司马戌建议 “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古关名。即南北朝时义阳三关中的黄岘关,今罗山县西南九里关。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南豫、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洛阳故城皇城东墙门。《资治通鉴》: 唐天宝十四年 (755),安禄山攻陷东京,“封常清战于都亭驿,兵败; 退守宣仁门,又败; 乃自苑西坏墙西走”。即此。唐洛阳城(今河南洛阳
①辽置,为头下州,属上京道。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境。《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有松山。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 金废。②辽开泰中置,治所在松山县 (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金皇统三年 (1143)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升固安县置,属大都路。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辖地相当今河北固安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复为固安县。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升固安县为州,治今河北省固安县。属大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