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亦作密须。商、西周时方国。姞姓。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诗经·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拒大邦。” 周文王灭之,后又以同姓封此,为周共王所灭。《国语·周语》: “周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康公弗献,王灭密。”《史记·周本纪》: “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共王灭密。”

②西周诸侯国。姬姓。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左传》: 僖公十七年 (前643),齐桓公 “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密姬,生懿公”。密姬,密国人。春秋时密入郑为新密邑。

③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昌邑市东南十五里密城。《春秋》: 隐公二年 (前721),“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即此。

④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费县北。《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共仲奔莒,……莒人归之,及密”。即此。


(1)古国名。西周诸侯国,姬姓。在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左传》僖公十七年(前643年):齐桓公“密姬生懿公”。春秋时尚存。(2)古邑名。(1)春秋莒邑。即今山东省昌邑市东南密城。鲁隐公二年(前721年),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即此。(2)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鲁闵公二年(前660年),共仲缢于密,即此。


猜你喜欢

  • 直河镇

    在今江苏睢宁县东北。西北去古邳镇六十里。明初置直河驿。嘉靖四十五年 (1566) 改置巡司。

  • 白蜡坎铺

    在今贵州遵义县西。《清一统志·遵义府》 “遵义底塘铺”条下:又有“白蜡坎铺”等, 皆戍守处。

  • 乌桓山

    亦作乌丸山。当即今内蒙古区阿鲁科尔沁旗之北的大兴安岭山脉一段。据《后汉书·乌桓传》,乌桓是东胡的一部分。汉初匈奴冒顿灭东胡,余众保乌桓山,因以为号。《辽史·地理志》上京道乌州:本乌丸之地,有乌丸川、乌

  • 获 (獲) 嘉城

    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为获嘉县治。《魏书·地形志》 汲郡获嘉县: “有获嘉城。”

  • 大唐汛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后,即以此为根据地,四出打击清军。

  • 龙额县

    亦作龙赖县。唐贞观十二年(638)置,属笼州。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北。唐末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东北。属笼州。唐末后废。

  • 多罗山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四里。《方舆纪要》卷122务川县:多罗山“其相接者有马鞍石岩,又西一里有山羊岩,皆高胜”。

  • 上罗计长官司

    元至元间置,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上罗镇(上罗场)。明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四川省珙县南上罗乡。属叙南宣抚司。明初废。

  • 省溪长官司

    明洪武初改省溪坝场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六里省溪司。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铜仁府。清光绪六年(1880) 迁治大万山 (今万山特区)。1913年改置省溪县。明洪武初改

  • 布豁

    即安国。都城在阿滥谧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新唐书·西域传》:“安者,一曰布豁,又曰捕喝,元魏谓忸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