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宿州

宿州

唐元和四年 (809) 置,治所在虹县 (今安徽泗县)。后移治符离县 (今宿州市北符离镇)。《元和志》 卷9宿州: “取古宿国为名。” 大和三年 (829)废。七年 (833) 复置,移治于符离县之埇桥 (今安徽宿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固镇、泗县、灵璧、濉溪等市县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 升保静军节度。金复为宿州。元属归德府。明属凤阳府。1912年废州为宿县。


唐元和四年(809年)置,治符离县之埇桥(今安徽宿州市南古汴河上)。因古宿国得名。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北淝河以东,濉溪县以南,泗县以西,淮河以北地区。太和三年(829年)废,七年复置。后移治符离(今宿州市)。1912年废为宿县。


猜你喜欢

  • 邠县

    1913年降邠州为县,属陕西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彬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改为彬县。旧县名。1913年由邠州直隶州改置,治今陕西省彬县。因“邠”字生僻难认,1964年以同音更名彬县。

  • 三贤堂

    又名思贤堂。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6:“思贤堂,旧名思贤亭,以祠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后改曰三贤堂。绍兴二十八年,郡守蒋璨建。三十二年郡守洪遵又益以王仲舒及范文正公二像,更名

  • 板石屯

    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板石庙乡。《清史稿·地理志》 伊通州: “东南: 大星岭,其东板石屯,伊通河出西北。”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创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先后在宁冈、永新、茶

  • 北路道

    ①1913年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代县(今山西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静乐、忻州、定襄、五台等县市以北地。1914年改名雁门道。②1913年置,属奉天省。治所在辽源县(今吉林双辽市)。辖境相当今吉林

  • 乌泥泾镇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元置巡司及太平仓芦子税课局于此。元贞年间黄道婆自崖州返乌泥泾,传授纺织技术,遂发展成为当时著名棉纺织手工业中心,至明中叶始趋衰落。古镇名。在今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东湾。地当乌泥

  • 鸡鸣驿堡

    明永乐十七年(1419)筑,属宣府左卫。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西北鸡鸣驿乡。《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鸡鸣驿堡“为镇城入京要路,正北达龙门堡,西北达赵川堡,实当两路之冲……嘉靖四十二年北部由此突犯,

  • 安仁宫

    隋开皇十五年(595)置,在今陕西眉县东。《隋书·地理志》:扶风郡郿县有“安仁宫”。

  • 汐止镇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汐止镇。旧名水返脚, 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汐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汐止镇。在台湾省台北县北部、基隆河中游。面积71.3平方千米。人口约8.1万。清代属淡水县,192

  • 保昌县

    北宋天圣初改浈昌县置,为南雄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图经》 云: 后避仁宗嫌,改名曰保昌。” 元为南雄路治。明为南雄府治。清嘉庆十一年 (1806) 废。十六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