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州路
西夏置,治所在宥州 (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宋史·夏国传》: “元昊置十二监军司: 左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延、麟、府。”
西夏置,治所在宥州 (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宋史·夏国传》: “元昊置十二监军司: 左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延、麟、府。”
①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汊河。明《辽东志》卷1海州卫:三岔河在“城西七十里”。《清一统志·奉天府一》:三汊河“在海城县西六十里,辽河、浑河、太子河合流入海处”。②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北三岔河。明置三岔
①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治所在临清郡石鼓县(今四川宣汉县西南东林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南部地。北周废。②北周置,治所在光迁县(今湖北房县)。隋大业初改为房州。③辽圣宗时置,治所在迁民县(今河北
即今湖北天门市南三十六里岳口镇。清乾隆年间移县丞驻此。民国改设县佐。
一名郎溪。又名芙蓉江。即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渠水。《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渠河“源出佛子坡,与广西分界。下合众流,环州城会于郎江”。
在今湖北巴东县北。《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东奔峡在“县北二十里。两岸孤峰绝壁,蜀江经流如马奔轶”。
在今安徽宣州市。《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北楼“在府治北。南齐守谢朓建。唐李白诗: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咸通中,刺史
即今河南尉氏县东十八里乡。清道光《尉氏县志》卷3《村镇》:“十八里村,至城十八里。”
即胤山县。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方舆纪要》卷68广元县:允山城“在县东南。……天宝初,改(义清)曰允山,宋初改为平蜀县”。
在今四川江安县东北五十里井口镇。北宋苏轼有《泊南井口期送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诗,苏辙有《泊南井口期相送遵圣》诗。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北四十里。唐樊绰《云南志》 卷3作牟苴和。《方舆纪要》 卷117浪穹县“莲花山” 条下: “其相连者曰蒙次和山,三面绝险,一面临河。六诏时,施浪诏居此两山下,亦曰蒙次和村。”见“莲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