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宝塔山

宝塔山

①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卢山镇西。《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卢山” 条下: “宝塔山在司 (卢山长官司,今卢山镇) 西五里。峰峦尖削如塔。”

②又名嘉岭山。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侧延河岸边。因有塔而俗称宝塔山。《清一统志 · 延安府》: 嘉岭山 “在肤施县东南一百八十步南河滨。形势高峻,上有古塔。《隋志》: 肤施县有丰林山,疑即此”。塔建于万历三十六年 (1608),清代多次修葺,为八角形九层砖塔,高44米。1937年7月1日以后,中共中央驻延安,宝塔山遂成为延安的象征。


(1)在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南。原名锅山,别名棒槌山。建国后,因山上有塔改今名。周长33千米,海拔 1895 米。(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南、小东江岸边。山顶有宝塔,故名。远看像军舰,又叫军舰山。塔八角七层实心砖砌,高13.30米,北面嵌佛像,叫寿佛塔,为明代所建。左边穿山月岩,南北通透。宝塔倒影,西映入漓江,东投入小东江,翠嶂落影,并称“穿山塔影”。(3)在陕西省延安市区东南。隔河与凤凰山、清凉山对峙。原名嘉岭山,因山势秀丽,北宋范仲淹在山下石崖上手书“嘉岭山”三字得名。海拔 1170 米,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山顶有古时的山寨残迹。南、北、西坡松、柏、柞树成阴。山腰西部有宝塔。始建于唐,今塔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砌,高44米,可登临塔顶俯瞰全城。明崇祯年间在塔南侧配挂生铁护塔洪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洪钟作警报钟。

延 安 宝 塔 山


猜你喜欢

  • 饭罗冈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明洪武元年(1368)归善县于此置内外管理巡检司。在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内外管巡检司于此。

  • 石堤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峰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废入嘉宁县。

  • 矬铜场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元丰九域志》 卷9广州: 新会县有矬铜盐场。《清一统志 · 广州府》 “海宴盐场” 条引 《新宁县志》: “矬洞场在县南。”

  • 白?山

    亦名白碛山。在今湖北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房县:白��山“在县西北。宋建炎中,王彦败贼桑仲于白��山。即此”。

  • 石口镇

    一作岳山镇。即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五十里石口镇。明置巡司于此。在江西省余干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口,人口680。明代建村,以地多砾石且位河口,称石子口,简作石口。1950年

  • 虎尾径 (逕) 营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方舆纪要》卷102英德县: 虎尾径营 “在县北五十里。清远西山瑶出没道每经此。旧有戍兵,后并于跌牛石营,仍调兵驻守”。

  • 铎陈城

    又作铎辰。明末清初索伦部城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东库兹涅佐沃附近。《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三月,萨穆什喀等平博穆博果尔乱,攻克兀库尔城,“及至铎陈,力攻一日,至次日复欲

  • 东圉

    春秋周畿内邑。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单子伐东圉”。即此。古邑名。春秋周畿内邑。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王子朝之乱,单氏“伐东圉”,

  • 哈巴河

    额尔齐斯河支流。在今新疆哈巴河县西。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 5: 哈尔巴郭勒,“准语 (蒙古语),哈尔巴,小鱼名。河出此鱼,故名”。

  • 莞渎场

    即今江苏灌云县东北莞渎。《清一统志·海州》 “板浦镇” 条下: 莞渎镇 “在州东南百四十里。亦有盐场”。《清史稿· 地理志》: “海州有莞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