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兴县

宜兴县

①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义兴县置,属常州。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南宋末改置宜兴军。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为宜兴府,二十年降为县,次年又升为府,并置县隶之。元贞初府县俱废,改为宜兴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宜兴县,属常州府。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88年改设宜兴市。土产紫泥器有名。

②金泰和三年 (1203) 改白檀镇置,属兴州。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元改为宜兴州。


(1)古县名。金泰和三年(1203年)析兴化县升白檀镇置,治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兴洲。属兴州。元致和元年(1328年)升为宜兴州。(2)古旧县名。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义兴县置,治今江苏省宜兴市宜城镇。属常州。元属常州路,明、清属常州府。1988年撤销,改设宜兴市。


猜你喜欢

  • 泾川县

    ①金大定七年 (1167) 改保定县置,为泾州治。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泾河北岸。以泾水为名。明洪武三年 (1370) 省入泾州。②1914年改泾县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泾川县。1927年直

  • 舍月县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高山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舍月县 “以界内舍月山为名”。显庆五年 (660) 废。

  • 西路中右翼左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右翼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其其格南。

  • 博铺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北三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闾川砦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岷县东一百二十里闾井乡。

  • 浈水馆

    在今广东韶关市南。《方舆纪要》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 浈水馆 “在府城南。宋州守狄咸建”。

  • 辰阳驿

    一在今湖南沅陵县南沅水南,一在辰溪县西南一里。明《寰宇通志》卷57辰州府:辰阳驿“有二:一在府城外江南;一在辰溪县治西”。明洪武中置。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南沅水南岸。

  • 河城

    即今河北献县东十六里河城街乡。清乾隆《献县志》 卷3市集: 有河城。

  • 临水

    ①又名临川水。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崇仁河。《寰宇记》 卷110临川县: 临川水 “源出定川,沿流十里与汝水合。本名定水,天宝六年敕改临川水”。《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临水 “在府西十里。源出崇

  • 蓝田浦

    在今浙江海盐县南。《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蓝田浦 “在县南三里。浦东有蓝田寨,因名。宋咸平六年,县令鲁宗道重开,以通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