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陵镇

安陵镇

①在今河北景县东十七里安陵乡。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五十二里大黄集东南安陵。《水经·济水注》:“济水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北宋置安陵镇。明洪武元年(1368)曾移曹州治此,寻置安陵镇巡司。清末改为安陵集。民国间名冉堌村。1948年后复名安陵。


(1)古镇名。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曹州治。(2)今镇名。(1)在河北省吴桥县西北部、南运河西岸。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陵,人口720。汉安陵县治,附近又有十八陵,故名。西晋东安陵县治,北魏、隋、唐安陵县治。1949年设水波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改安陵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面粉、砖瓦、预制天花板等厂。京沪铁路、104国道经此。古迹有安陵古城址。(2)在河北省景县东部。面积58.7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安陵,人口 1820。唐永徽年间此地为安陵县治,故名。宋废入将陵县,城遂废。明置巡检司于此。1953年建乡,1958年并入景州公社。1961年析建安陵公社,1983年复乡,1998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甘薯、棉花。有砖瓦、木器、橡胶、面粉加工、玛钢件厂及运输队等。有安龙公路。(3)在河南省鄢陵县中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安陵,人口3万。东汉起为鄢陵县治。1958年置城关公社,1962年改镇,1965年复公社,1983年又改镇,1986年改安陵镇。因古时安、鄢同音,古城(今鄢陵县城北9千米处)在战国时称安陵,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木器、机械、印刷、钢木家具、酿酒、水泥制品等厂。禹郸铁路、311国道、开龚公路经此。古迹有唐庄遗址、三灵俣冢、尸宙碑、乾明寺塔。


猜你喜欢

  • 杨家庙集

    即今江苏淮阴市东南杨庙。《清一统志·淮安府二》:杨家庙集“在山阳县西南五里”。

  • 契丹

    古东胡诸后裔的一支,初附宇文部,4世纪中叶宇文部败散,始分出,号契丹。居地在辽河上游潢河 (今西拉木伦河)、土河 (今老哈河) 流域。传说其始祖生八子,后裔衍为八部。北魏时,八部各入贡,交市于和龙 (

  • 笼山城

    唐建,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唐广德元年 (763),吐蕃陷维州笼山城。《清一统志·杂谷直隶志》: 笼山城“在厅北。唐置戍于此。今为笼山番寨”。在今四川省汶川县北。唐广德年间,吐蕃攻陷维州笼山城,即

  • 贝勒府

    亦名王府街。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三十五里王府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热河阜新县:“蒙古镇距县市四十里。……东端为王府,宅第壮大,围以城郭。”

  • 定辽中卫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明末废。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属辽东都司。后废。

  • 新平堡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五十二里新平堡镇。《方舆纪要》 卷44山西行都司: 新平堡 “嘉靖二十五年置,隆庆六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嘉靖中屡为寇冲,归款后,设市口于此,亦要地也”。

  • 巴图尔和硕卡伦

    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额尔古纳河西岸。

  • 中州

    ①地区名。犹言中原。对异域而言指中国,在中国范围内或泛指黄河流域,或专指居《禹贡》九州中间之豫州之域。明、清以来专指河南一省。②北周明帝初置,治所在新安郡(今河南渑池县东二十五里)。保定五年(565)

  • 惠通泉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五十里。北宋苏轼《琼州惠通井记》 曰: “琼州之东五十里,曰三山庵。庵下有泉,味类惠山。东坡居士过琼,庵僧惟德以水饷焉。而求为之名,名之曰惠通。”

  • 呀色里敏山

    在今新疆拜城县北一百二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0:呀色里敏山“产铁。铁厂水出焉,南流入木札拉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