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它山堰

它山堰

又称小江湖。在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建于唐太和七年(833),由当时水利家王元玮主持建造。此堰全长134.4米,宽4.8米, 高27米,堰坡左右有石级,堰体用巨大条石砌成。这一石坝水利工程的兴建,解决了二十余万亩农田的灌溉、宁波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以及宁波平原因鄞江海水倒灌而造成的洪水泛滥和咸潮浸蚀的灾害。《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鄞县:小江湖“在府西南五十里它山下,即它山堰也。今曰南塘河。会稽、上虞以东,高山深谷,络绎环绕,层次引流, 皆汇于此。唐长庆中, 舒亶《引水记》云:它山者, 四明众山水所萃。一作雨,则涧壑交会为漫流;即岁旱,溪流亦未尝绝也。但岁久水堙,作引水法为之,即可复旧。太和中,王元玮为令,相地势,谓大江夹诸山直上接平水,而溪所从来者高,至它山,始两岐之,水稍散漫。江北惟此山四无附丽,故谓之它。它山麓皆石,趾插江底,可藉为堰。乃治堰跨两山麓,南北阔皆四十二丈,石级三十有六,冶铁灌之,渠与江截为二,堰高而甚中,涝则什七入江,什三入溪;旱则什七入溪,什三入江, 邑西七乡之田,俱恃以灌溉”。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南它山旁、漳溪入鄞江处。唐太和七年(833年)鄮县令王元纬建,初溉田八百顷。今长134.4米,宽4.8米,高10米,引鄞江上游淡水入内渠南塘河,灌溉农田20万亩。规划周详,结构合理,精致牢固,工艺精湛,是中国现存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铁岭河镇

    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铁岭河注入牡丹江处之铁岭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宁古塔城北 “九十五里特林河 (即俗呼铁岭河)屯”。

  • 提罗卢和国

    亦译作罗和异国。一般以为在今波斯湾内伊郎西部之阿巴丹附近。《新唐书· 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 “又自提��国西二十日行,经小国二十余,至提罗卢和国,一曰罗和异国,国人

  • 莲塘堡

    明嘉靖三十三年 (1554) 建,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北合山镇北。《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莲塘堡 “在县西六十里。防阳春、恩平六山浪贼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筑,在今广东省阳江市东北。

  • 富春驿

    在今浙江建德市 (白沙镇) 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90严州府: 富春驿 “在城 (今梅城镇) 东五里,前临江涯,宋置东馆务于此,明初改建严州驿,洪武九年改今名”。

  • 锡喇盐池

    在今新疆伊吾县西盐池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锡喇盐池 “即沙拉淖尔。《三州辑略》 云: 天山行至巴里坤之东曰盐池山,今曰于黑格山。《新疆图说》: 哈密城东北二百余里盐池水,源出黑格山,东南

  • 临皋亭

    在今湖北黄州市区南长江滨。北宋苏轼《与朱康叔尺牍》: “已迁居江上临皋亭,甚清旷,风晨月夕,杖履野步,酌江水饮之。” 南宋陆游《入蜀记》: “泊临皋亭,东坡先生所尝寓,与秦少游书所谓门外数步即大江是也

  • 纳喇河

    又作那拉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谢列姆扎河支流诺腊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英克河”条下:纳喇河“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二百里,俱出东北兴安岭,南流入西林穆丹河”。

  • 九域

    即九州。《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即九州。泛指全中国。《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陶潜《赠羊长史》:“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宋有记载全国疆域政区的《元丰九

  • 金牛湖

    一名明圣湖。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水经·渐江水注》 引 《钱唐记》 云: “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 或说为今杭州西湖,误。即“明圣湖”。

  • 平景村

    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四十二里平景乡。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新城县图:东北有平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