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州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明初废。洪武三十五年 (1402) 复置威远御夷州,属云南布政司。清雍正三年 (1725) 改威远厅。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以威远赕改置,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为府,后废。三十五年复置威远州,直隶云南布政司。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威远厅。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明初废。洪武三十五年 (1402) 复置威远御夷州,属云南布政司。清雍正三年 (1725) 改威远厅。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以威远赕改置,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为府,后废。三十五年复置威远州,直隶云南布政司。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威远厅。
一名朗公谷。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九十里。《水经·济水注》: 玉水 “导源太山朗公谷,旧名琨瑞溪。有沙门竺僧朗,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隐于此谷,因谓之朗公谷”。
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清一统志·兴京》: 碱厂旧城 “在城南一百四十六里。周二里有奇,又有碱厂新城,在城南一百四十八里,天聪七年筑”。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寰宇记》卷111江州瑞昌县:玉华洞“在县东二十五里。泉涌如雷。唐时,僧于洞中获磬与钱皆汉代物也”。《舆地纪胜》卷30江州瑞昌县:玉华洞“按,《寻阳新旧录》云,清虚玉华洞, 千形万状
在今青海刚察县北。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卷12前左翼头旗: “按前左翼头旗及西右翼前旗,皆驻牧在青海迤北琼科地方。《平番奏议》: 青海迤北琼科地方,甚为宽广,足敷各旗驻牧。”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1沅州:沅水驿在“州城南二里”。
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舆地纪胜》卷163叙州: 金鱼井 “在城南门外一里许。山谷居是邦时,酷喜茶,令人遍汲井泉试之,品题为第一”。
又名银山或银峰山。在今江西德兴市东。《舆地纪胜》卷23饶州:邓公山“本名银山,因邓远为场,改今名”。《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银山“在德兴县东三里。一名邓公山。山出银,唐总章初置场。至宋天圣间,山穴倾
北宋置,属文安县。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四十里口头村。《宋史· 河渠志五》: 塘泺 “东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保定军父母砦”。《方舆纪要》 卷11霸州: 莫金山 “相传以莫、金二姓居此而名”。
清置,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清一统志·德安府》:平林关“在随州东北上明乡。即古平林县地,当楚豫之交,最为扼要”。
又名涂山寺。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岸区涂山(俗名真武山) 上。为重庆著名寺庙。因寺有真武殿,故俗称真武宫。建于唐以前。洪良品 《东归录》 载:“上已与吴玉峰茂才乘肩舆循山左迤行十余里,至真武山。山左有真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