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威远堡

威远堡

①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南二十里威远堡镇。《清一统志·朔平府》: 威远堡巡司 “明正统三年置卫筑城,周四里五步,高三丈五尺”。清雍正七年(1729) 设威远堡巡司。民国设县佐。

②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威远堡镇。《方舆纪要》 卷37三万卫: 威远堡“在卫东五十里。 近堡有��木川、 百峰山, 皆为贼冲”。

③明初置,属宁夏右屯卫。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十五里盈北村。万历时改为丰盈堡。

④明置,属西宁县。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驻地威远镇。《清一统志·西宁府二》: 威远堡 “在西宁县东北八十里,北至暗门边墙二十里。明嘉靖十四年筑,城周三里有奇。本朝初设守备,今改都司”。1930年改为威远镇,为互助县治。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筑,即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郿县

    ①战国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西汉属右扶风,右辅都尉驻此。三国魏属扶风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改名平阳县。西魏改为郿城县。北周天和三年 (568) 改为周城县。隋开皇

  • 东流镇

    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北东流村。宋《景定建康志》卷16:东流市“市有桥曰东流,以水流自东,因名之。在上元县宣义乡,去城四十里”。(1)镇名。在安徽省东至县西部、尧渡河汇入长江处。面积105.6平方千米。人口

  • 故关

    ①亦作固关。即今山西平定县东九十里旧关,为古井陉口。《水经·浊漳水注》: 桃水 “东径靖阳亭南,故关城也”。《水经注疏》 谓 “盖井陉关在井陉县东北,而故关在县西,乃井陉西出之口”。唐杜佑 《通典》

  • 微子镇

    清置,属潞城县。即今山西潞城县东微子镇。在山西省潞城市中东部。面积72.9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北街,人口3780。驻地以殷商纣王之庶兄微子的封地而得名。《大清一统志》潞安府古道:微子城

  • 里移得建河

    即今新疆呼图壁县之呼图壁河。《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张堡城守捉又渡里移得建河。”即此。

  • 莲头港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莲头港 “在县 (治今电城镇) 南四十里。源出县西北十五里之奇璧山西,名沙尾港,南流经莲头山,二水流合焉。因名莲头港”。

  • 哈巴河设治局

    1914年置,属阿尔泰区域。治所即今新疆哈巴河县。1919年属阿山道。1930年改为哈巴河县。1914年由阿尔泰地区西境哈巴河地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阿克齐镇。1930年改设哈巴河县。

  • 白云?

    在今贵州兴义市西南。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2兴义府:“捧鲊营溯红水江而西,直抵黄泥河为界。其间歪染、养马、白云、法岩诸寨,皆系昔日顽苗恃险负隅之处。”

  • 大溪河

    ①又名白水。即今四川乌江西支流鸭江。《清一统志·重庆府一》:白水“源出南川县南,东北流入涪州界,即今大溪河也”。②即今四川平武县北之白马河。《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大溪河“在府西北二十五里。《

  • 云屯山

    ①在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6招远县:云屯山“接栖霞县诸山,绵亘百余里”。 《清一统志·登州府》:云屯山“中有上九盘、下九盘、上祥光观、下祥光观, 又有滴水崖、六公涧、鹤姑顶、绣幕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