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1辰州府沅陵县:佶伶仡僚不狼寨 “在府西北大酉山口。其名皆犬属,盖盘瓠子孙。《志》 云,府有废淘金场、废水银场七,废铁冶四,盖皆山溪所产。今否”。
北魏熙平二年(517)建,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十六里大力山下巩县石窟寺。东西魏、北齐、隋、唐及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宋代名十方净土寺。清改名巩县石窟寺。又称十方净土寺。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建,在今
即今浙江磐安县东南二十四里大盘山。主峰盘山尖海拔1245米。《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大盆山“其南为大溪水所出,其北则东阳江之源也。《志》云:山高五百丈,周百三十里,形如覆盆”。故名。
五代方镇。后周置。治所在庐州 (今安徽合肥市)。北宋初废。五代方镇之一。后周置,治庐州(今安徽合肥市)。北宋初废。
又称明河。即今云南洱源县北芘碧湖。《明一统志》卷86大理府:“明河、宁湖,在浪穹县西北五里,周回五十里,水色如镜。”
又名普济寺、焦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名普济寺。南宋景定中重建,改名焦山寺。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赐名定慧寺。建筑宏伟,殿阁与金山寺迥异,故有 “金山寺里山,焦山山里
西周邑,即今山西霍州市。《国语·周语上》:厉王暴虐,国人暴动,“乃流王于彘”。《汉书·地理志》 河东郡彘: “周厉王所奔。” 西汉改置彘县。古邑名。西周邑。在今山西省霍州市。因附近有彘水,故名。公元前
即今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南之南定镇。胶济铁路罗家庄支线经此。
在今江西德兴市南。《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洎水 “亦为鄱水之源”。《清 一统志 · 饶州府一》: 洎水 “在德兴县南。源出洎山下滩里,西流经县南,又二十里入乐安江。下流通名洎川。今乐平县亦名洎阳
①唐贞元元年 (785) 析侯官县西乡置,属福州。故址即今福建闽清县,寻升为梅溪县。因境内梅溪而得名。②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梅溪场。清道光 《江北厅志》 卷2: 梅溪场 “去城一百五十里”。唐贞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