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姥山

太姥山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太姥山。南宋《淳熙三山志》卷35长溪县:太姥山“旧名才山。《力牧录》云,容成先生尝栖之,今中峰下有石井、石鼎、石臼存。王烈《蟠桃记》:尧时有老母以蓝练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有道士尝就术浆母饮以醪,道士奇之,乃授以九转丹砂之法,服之,七月七日乘九色龙而仙,因相传呼为大母。山下有龙墩,今乌桕叶落溪中,色皆秀碧,俗云仙母归,即取水以染其色。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文乃改母为姥。山凡有三十六奇”。


(1)原名太母山,又名才山。《舆地纪胜》:“尧时有老母,以蓝染为业,后得九转丹砂法,乘九色龙而仙。汉武时名曰太姥山。”在福建省东北部沿海,蜿蜒于福鼎、柘荣、福安三市县境。北接雁荡山,南抵三沙湾,由覆鼎峰、目海尖、叠石山等组成,长约50千米。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为断块山。岩石以凝灰岩、流纹岩和花岗岩为主。平均海拔 500~700米,柘荣县城东的东山顶海拔 1479 米,为最高峰。主峰覆鼎峰(在福鼎市南),海拔917米。风景奇秀,以“峰、石、洞、雾”四绝称雄,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盛产杜鹃和竹,有鹰头龟、四脚鱼等珍稀动物。(2) 即“太武山”。

太姥山风光


猜你喜欢

  • 欢墩埠镇

    即今江苏赣榆县西南欢墩镇。清光绪《赣榆县志》卷3:“又西去治七十里欢墩埠镇。”

  • 龙耆

    一名龙夷。即今青海海晏县(三角城)。《后汉书·西羌传》:和帝时“拜(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将徙士屯龙耆”。即此。又作龙夷(《水经注·河水》)、龙支(《后汉书·西羌传》李贤注)。在今青海省海晏县。西汉元

  • 文津阁

    清乾隆时建,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内。《清一统志·承德府一》:文津阁在“山庄千尺雪之后, 卜高明爽垲,用浙江范氏天一阁之式,建为高阁,收藏四库全书,高宗纯皇帝御题曰文津阁”。

  • 打略汛

    清置,属独山州。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打略。

  • 威远堡

    ①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南二十里威远堡镇。《清一统志·朔平府》: 威远堡巡司 “明正统三年置卫筑城,周四里五步,高三丈五尺”。清雍正七年(1729) 设威远堡巡司。民国设县佐。②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开原

  • 大穆

    即今福建闽侯县西北大穆埕。清时有把总驻此。

  • 东武县

    西汉置,为琅邪郡治。治所即今山东诸城市。高帝八年(前199)封郭蒙为东武侯,即此。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为城阳郡治。南朝宋属平昌郡。北魏属高密郡。北齐为高密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密州。十八年(598)

  • 芙蓉驿

    ①宋置,在今广东英德市南二里。明改置浈阳驿。②明置,在今广东韶关市东。《清一统志·韶州府》:芙蓉驿“在曲江县南。宋景祐中建浈阳馆,在湘江门外, 明洪武中改置芙蓉驿。弘治中,迁于津头庙下。顺治十二年又迁

  • 戟城县

    西魏置,为戟城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后改置横山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为戟城郡治。后改名横山县。

  • 春水街铺

    一作春水镇。即今河南泌阳县北春水乡。清道光 《泌阳县志》 卷1 《村镇》: “春水街铺,城东北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