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州

太和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太和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泰和县。明洪武初复降为县,改名泰和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太和县置,治今江西省泰和县。属吉安路。辖今江西省泰和县地。明初降为县,并改名泰和县。


猜你喜欢

  • 上兰村支线

    自今山西太原市西北上兰村至七府坟。长16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6年建成。

  • 乌鲁苏穆丹卡伦

    亦作乌苏苏湾、乌鲁苏牡丹。清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科尔沙科沃黑龙江河湾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3:黑龙江城“乌鲁苏穆丹喀作,驻防官一员,领兵十七名,每月一更”。咸丰四年(185

  • 牛首乡

    又名牛首城。在今河南开封县南。《水经·渠水注》:“新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建城。”又,“沙水又东南径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寰宇记》卷1陈留县:“牛首城,在县西南十一里。”

  • 大理卫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 蒲涧寺

    北宋淳化元年 (990) 建,在今广东广州市北白云山麓。唐李群玉有 《登蒲涧寺后二岩》 诗;北宋苏轼有 《广州蒲涧寺》 诗。在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滴水岩。今毁。北宋苏轼有《广州蒲涧寺》诗。

  • 泼陂河集

    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陂河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五月十五日,“连陞驰抵拨陂河”。民国 《光山县志约稿》 卷1 《市集志》: 泼陂河集 “在城南五十里第六区旧泼陂河保”。

  • 杜稜城

    在今浙江富阳县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南朝梁时为新城戍。《方舆纪要》卷90:“唐天顺中,钱镠将杜稜因山筑城,恃为保障,因谓之杜稜城。”

  • 宜人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武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大业三年 (607)废。

  • 东科寺

    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约五十里。民国许公武《青海之志略》第七章:东科寺“当日月山之中途。寺土之广, 田租之多,佃户之众,为青海蒙旗各寺院所不及。因其势力甚大,每年收入极丰,环寺肥沃之地,均为其购卖,约计一

  • 大塘县

    1913年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大塘乡。1920年直属贵州省。1936年迁治通州里(今平塘县西南通州镇)。1942年与平舟县合并为平塘县。旧县名。1913年由定番州属大塘州判所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