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隳山
即天回山。在今四川成都市北三十里。《太平御览》卷166引扬雄《蜀王本纪》:“有王曰杜宇,出天隳山。”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3:天隳山“玄宗幸蜀返跸之后, 土人呼曰天回(山)”。
即天回山。在今四川成都市北三十里。《太平御览》卷166引扬雄《蜀王本纪》:“有王曰杜宇,出天隳山。”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3:天隳山“玄宗幸蜀返跸之后, 土人呼曰天回(山)”。
在今陕西麟游县东南,南接扶风县界。《方舆纪要》卷55麟游县:吴双山“在县南十里,有四峰双峙,俗呼吴双山”。《清一统志·凤翔府一》:吴双山“又名四峰山,险峻可资守御。明崇祯十二年贼张一明据此,月余始平”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南。清光绪 《崖州志》卷2: 榆林港在 “城 (今崖城镇) 东一百三十里。西南与安南之陀林湾对望,约三百里许,为印度洋所必由之路”。日俄战争时,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东来,曾寄泊于此。在海
亦名瓠丘、阳狐、阳胡城。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南。《水经·河水注》:“清水又东南径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丘亭。”即“阳胡城”。
①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旧均县城北。《旧唐书·地理志》 武当县:“县旧治延岑城。显庆四年,移于今所。”《元和志》卷21武当县:“后汉初,延岑起兵于此。后遂空废。宋元嘉末,移县理延岑城。贞观十五年于此置均
宋大理置,属最宁府。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六十七里老回龙。元代分为大、小二部,属临安路。明改王弄山长官司。大理国置。“领屈中、阿马、阿月三部”(《方舆胜览》)。治今云南省文山县西。元属临安府。明洪武十五年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南。《元和志》卷31南溪县:可卢山“在县南五十里。山多筇竹”。《方舆纪要》卷70南溪县:可卢山“在县南五十里。山多筇竹。《蜀志补遗》云:古宜宾县也。本名可无山,讹为可卢”。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西南四十五里功剩桥。
即今广东高明市 (高明镇) 西南杨梅河。《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明县: 清泰水在 “县(治今明城镇) 东南十五里。源出皂幕山,东流三十里合黄沙、罗汉诸水,又北流十余里合仓步水。旧以此名县。一名狮
即今辽宁东港市西黄土坎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凤凰直隶厅图: 西南有黄土坎。在辽宁省东港市西部、黄海北岸。面积158.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土坎,人口 1.2万。 因驻地
在今天津市南二十里。清康熙《天津卫志》卷1:巨家庄“在城南,去城五十里。世传为汉时巨无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