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
在今河北涞源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后燕慕容垂攻北魏,“逾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云中”。胡注“青岭盖即广昌岭,在代郡广昌县南,所谓五回道也。其南层崖刺天,积石之峻,壁立直上,盖即天门也。”
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后燕慕容垂攻北魏,“引兵密发,逾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云中”。胡注:“青岭盖即广昌岭,在代郡广昌县(今涞源县北)南,所谓五回道也。其南层崖刺天,积石之峻,壁立直上,盖即天门也。”
在今河北涞源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后燕慕容垂攻北魏,“逾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云中”。胡注“青岭盖即广昌岭,在代郡广昌县南,所谓五回道也。其南层崖刺天,积石之峻,壁立直上,盖即天门也。”
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后燕慕容垂攻北魏,“引兵密发,逾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云中”。胡注:“青岭盖即广昌岭,在代郡广昌县(今涞源县北)南,所谓五回道也。其南层崖刺天,积石之峻,壁立直上,盖即天门也。”
北周大象二年(580)改邺县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隋开皇十年(590)复为邺县。古县名。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改邺县置,治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为魏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复
亦作万安郡。北周天和元年(566)置,属开州。治所在万世县(今四川开县东北大进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开县东北部地。隋开皇初废。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析巴东、通川二郡置,治万世县(今开县东北)。辖境约当
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口处。《寰宇记》卷120涪陵县: 锦绣洲,“ 《周地图记》 云: 铜柱滩东,有锦绣州,巴土盛以此州人能织锦罽,故以名之”。
在今山东桓台县西北。《水经·瓠子河注》: 盖野沟 “源导延乡城东北,平地出泉,西北径延乡城北……西北流世谓之盖野沟”。
唐建,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呼延村附近。《清一统志·太原府》: 崛寺“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唐贞元中建,有李克用父子题名刻石”。后改名多福寺。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间重建。现存
明置,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南后三十里堡。明 《辽东志》 卷1 “复州卫山川地理图”: 复州东南有麻河铺。
即僰道县。在今四川宜宾市。《水经·江水注》: “汉武帝感司马相如之言,使县令南通僰道,费功无成,唐蒙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王莽更曰僰治。”
“壄” 又作 “埜”或 “野”。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水南岸。《淮南子·人间训》: “秦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守南野之界。” 即此。西汉属豫章郡。东汉始改“壄” 为 “野”,
在今四川茂县境。《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黄土铺 “在州东北百里。宣德二年,松潘蛮攻围城堡,官军讨之,至黄土铺失利,松茂之道遂绝。即此”。在今四川省汶川县东北。明宣德二年(1427年),松潘土著起事
即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归德土州图:归德土州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