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山
在今山西原平市东二十里。《明一统志》卷17太原府:天涯山“在崞县东南四十里。形类芙蕖,山有石鼓”。《清一统志·代州》:天涯山“亦有小五台之称,俗名莲花峰。峭石壁立,峦岫温和,雪落随消”。
在山西省原平市东、滹沱河畔。奇峰并列,状似牙齿,故名天牙山,后演变为今名。主峰海拔 1114 米。《崞县志》:“岩际有石,形似鼓,风吹石窍,如闻鼓声。”“天涯石鼓”为崞县(今原平市)旧八景之一。山脚建有石鼓神庙,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为县名胜。
在今山西原平市东二十里。《明一统志》卷17太原府:天涯山“在崞县东南四十里。形类芙蕖,山有石鼓”。《清一统志·代州》:天涯山“亦有小五台之称,俗名莲花峰。峭石壁立,峦岫温和,雪落随消”。
在山西省原平市东、滹沱河畔。奇峰并列,状似牙齿,故名天牙山,后演变为今名。主峰海拔 1114 米。《崞县志》:“岩际有石,形似鼓,风吹石窍,如闻鼓声。”“天涯石鼓”为崞县(今原平市)旧八景之一。山脚建有石鼓神庙,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为县名胜。
即今河南禹州市西南五十里神垕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 (1857) 四月,土匪李汰春等 “由叶县、舞阳至禹州神垕镇,架人勒赎”。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面积49.2平方千米。人口3.
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1莱芜县:小龙湾泉“亦曰小龙湾河。合县西司马河,又西南流,入于汶”。
①即余吾戎。商、周时国,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②西周时国。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左传·昭公元年》: “周有徐、奄”,即此。春秋昭公三十年 (前512) 为吴所灭。西汉置徐县。(1)古国名。(1)西
明洪武二年 (1369) 建,直隶江西都司。故址在今江西铅山县城西。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三里。《辽史·圣宗纪》:统和七年(989)五月,“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即此。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3里。《辽史·圣宗纪》:辽统和七年(989年),圣宗“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即此。其地
战国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置,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东)。因水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及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米仓山、大巴山以北地。西汉移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
在今河南嵩县南。《新唐书·食货志四》:“开元十五年,初税伊阳(今嵩县西南旧县)五重山银、锡。”《元和志》卷5伊阳县:银铆窟“在县南五里”。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嵩县南。《新唐书·食货志》:唐开元十五年(7
亦作陆陌。在今陕西乾县东十五里。《资治通鉴》:晋元康七年(297),周处“攻万年于六陌,……力战而死”。太元十九年(394),“秦主登自六陌趣废桥”。皆此。
即今山东长岛县砣矶岛北大钦岛。《新唐书·地理志》: “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
金为通京师漕运而凿,在今北京市西石景山北麓引永定河入潞水 (北运河)。《金史· 河渠志》: 大定十一年 (1171),“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及渠成,以地势高峻,水性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