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寺
旧名报恩寺。在今广东雷州市旧城西关外。《舆地纪胜》卷118雷州:寇莱公庙“在敬德门外报恩寺西”。《清一统志·雷州府》:天安寺“在海康县西关外。唐大历五年建。旧名报恩。宋苏轼书‘万山第一’四字于门。李纲、赵鼎、胡铨南谪时,皆寓此”。
旧名报恩寺。在今广东雷州市旧城西关外。《舆地纪胜》卷118雷州:寇莱公庙“在敬德门外报恩寺西”。《清一统志·雷州府》:天安寺“在海康县西关外。唐大历五年建。旧名报恩。宋苏轼书‘万山第一’四字于门。李纲、赵鼎、胡铨南谪时,皆寓此”。
1949年升雷山设治局置,治丹江镇 (今贵州雷山县)。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14.5万。辖4镇、5乡(含1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丹江镇。雷山,以其境内雷公山得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清一统志 · 黄州府》: 啸轩 “在黄冈县东南定惠院。宋苏轼有诗”。
清置,即今贵州福泉县南二十里马场坪镇。
即今辽宁东港市西南之大鹿岛。东北有小鹿岛。《全边略纪》 卷9: “石城距鹿岛二百里。” 清光绪二十年 (1894) 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与日海军激战于此。
①即今湖南桂阳县北泗洲山。《方舆纪要》卷80常宁县“英头山”条下:“又四州山,在县南六十里。叠峤连云,望见四州,因名。”②在今陕西留坝县南,与武关驿对。《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四州山“山高耸。登其顶
(雲) 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直隶州》: 紫云山 “南北两山左右拱抱。一泉涌出,由灵泉山之西麓入汝水。其郏、敖诸山对列如屏,襄中第 一胜境也。明李敏建书院于上,故又名书院山
简称东川。唐方镇名。至德二年 (757)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区置,治所在梓州 (今四川三台县)。辖境多有变动,主要领有梓、遂、绵、普、陵、泸、荣、剑、龙、昌、渝、合十二州,约当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流域以西
元置,在今陕西城固县。《方舆纪要》卷56城固县“斗山”条:“明初下汉中, 明昇遣将来攻,徐达驰援,屯益门镇,遣傅友德径趋黑龙江,夜袭木曹关,攻斗山砦。”《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引《府志》:“北木曹关,
南宋嘉定十一年 (1218) 置,属晋江县。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元废。
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西北。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四月“十二日发归化间……行二十余里,地多美石,有如琥珀、玳瑁、玛瑙、碧玉者,其光莹然,同行好事者,下马拾以为玩。午至杨林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