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渡
即春秋时之茅津。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清一统志·解州》:大阳渡“在平陆县(治今平陆西南二十里)南二里”。
即春秋时之茅津。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清一统志·解州》:大阳渡“在平陆县(治今平陆西南二十里)南二里”。
西晋泰始三年(267)分商县置,属上洛郡。治所即今陕西山阳县。后废。《寰宇记》卷141丰阳县:“因丰阳川以为名。”北魏太安二年(456)复置,皇兴四年(470)为东上洛郡治。后废。北周复置,隋仍属上洛
1913年改石屏州置,后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石屏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积 3090 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异龙镇。
战国赵邑,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史记·赵世家》: 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迁王于肤施”。即此。后地入秦,于此置肤施县”。
①西汉景帝元年(前156)置平陆侯国,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地节元年(前69)国除,改为县。东汉建武元年(25)废。②南朝宋改东平陆县置,属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北。元嘉中,移乐平县寄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寰宇记》卷77雅州:“吐蕃国师马定德并笼官马德唐等部落在欠马州安置。”即此。北宋属雅州。后废。
隋开皇十九年 (599) 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北。大业初属永平郡。唐武德四年(621) 复属藤州。贞观末废。古县名。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北。属藤州。唐贞观末
①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八十里石门寨镇。明于此筑城,设参将驻守。清改设都司,乾隆中又改为巡司。附近以产煤为著称。1924年奉直战争剧战于此。②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5内丘县:石门寨,“五代初
在今陕西富县西北。《元和志》卷3鄜州直罗县:大槃山“在县(治今直罗镇)西北一百一十里”。
三国魏洛阳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载:青龙三年(235),“秋七月,洛阳崇华殿灾。八月……命有司复崇华,改名九龙殿”。
在今湖南岳阳市北三江口。亦名合江亭。宋建。《舆地纪胜》卷69岳州:夕波亭“即合江亭也,旧名夕波”。取唐白居易《题岳阳楼》诗“夕波红处近长安”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