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通河

大通河

①即元通惠河。源于今北京城西北玉泉山,以流经北京城东便门外大通桥而得名。《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大通河旧名通惠河,水自玉河而出,绕都城之东南,经大通桥流入高丽庄白河。”

②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大通县:“东有大通河,县以此名。”

③即今安徽铜陵县、贵池市间之大通河(长河)。《明史·地理志》:铜陵县南有大通河。《方舆纪要》卷27铜陵县:大通河在“县南四十里。出伏牛、天门诸山,汇于车桥湖,至县西南四十里大通镇,入大江”。

④亦名管埠河、临城河。即今安徽铜陵、青阳县境之长河(青通河)。《清一统志·池州府一》:临城河“在青阳县东。一名双河。其源有五,会于双河口,经峡山下,合管埠河,又西北入贵池东界,经铜陵县西南四十里之大通镇,汇诸水曰大通河,入江”。

⑤即古浩亹水。亦名閤门河。在今青海东北部。为湟水支流。《明一统志》卷37:“大通河在庄浪卫城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西宁府》:浩亹河,“《通志》:有大通河在大通卫南五里。源出野狐山,东南流至碾白县响塘峡,行山峡中经西大通堡,东南合西宁河入黄河。即古浩亹河也”。


(1)又称浩门河、阁门河。古称浩亹川。湟水支流。在青海省东北部。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间,东南流经甘、青边境,经青海省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乐都县等,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享堂入湟水。长508千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河谷深窄,水流湍急。支流有石羊河等。1994年建成了引大(通河)入秦(王川)工程,可灌溉9万公顷荒原。沿河两岸多野生药材及野生动物。(2)见“通惠河”。


猜你喜欢

  • 尚京城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 底失卜站、……尚京城,金人故居。”

  • 乾清宫

    在今北京故宫乾清门内。明永乐十八年(1420) 建,为宫中内廷正殿之一,曾多次焚于火。清重建。为明代及清初皇帝居住并处理政务之处。雍正后移居养心殿,但仍于此处理政务。清 《日下旧闻考》 卷13: “乾

  • 成乡县

    西汉置,属高密国。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北。属北海郡。东汉废。

  • 哈密卫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正德后属吐鲁番,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15世纪中叶,土鲁番东进,成化八年(1472年)一度据其域,遂于苦峪(今甘

  • 云岩寨

    在今浙江缙云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4缙云县“万景山寨”条:云岩寨“山势耸峙,岩石磊块,其状如甑,四围环逼,有小径攀援而上,可容万人,为天造之险”。

  • 青沟镇

    旧作清沟镇。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青沟镇村。明置清沟巡司于此。

  • 余中场

    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北。《方舆纪要》卷23海门县“余东场”条下:“余西场在州东五十里,又东二十里为余中场。”后并入余西场。民国初复以余东场并入,改余西为余中,即今江苏通州市东南余西乡。

  • 乌湖岛

    即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旧唐书·东夷·高丽传》: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宗命“莱州刺史李道裕运粮及器械,贮于乌胡岛,将欲大举以伐高丽”。《新唐书·地理志》 载:“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

  • 阳凉南关

    北宋置,属介休县。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三十五里南关镇。即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南关。北宋属灵石县。

  • 大城关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6麻城县:大城关在“县北九十里,接河南罗山县界。宋开庆初,蒙古忽必烈入大城关,宋戍军皆溃,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