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淤尖
即今江苏滨海县东北九十四里淤尖乡。旧属阜宁县。清光绪《淮安府志》卷首《阜宁县图》有大淤尖。
村名。在江苏省滨海县东北部、废黄河口南岸、界滩淤公路终点站处。属滨海港镇。人口2200。相传清乾隆年间始有居民从事盐、渔业,以居黄海边淤滩大尖头处得名。道光年间为西汛驻地。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海岸坍塌,渐陷入海。同治年间西迁15千米,现东距黄海仅1千米。产小麦、玉米、稻、棉花。盛产芦苇。通客车。
即今江苏滨海县东北九十四里淤尖乡。旧属阜宁县。清光绪《淮安府志》卷首《阜宁县图》有大淤尖。
村名。在江苏省滨海县东北部、废黄河口南岸、界滩淤公路终点站处。属滨海港镇。人口2200。相传清乾隆年间始有居民从事盐、渔业,以居黄海边淤滩大尖头处得名。道光年间为西汛驻地。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海岸坍塌,渐陷入海。同治年间西迁15千米,现东距黄海仅1千米。产小麦、玉米、稻、棉花。盛产芦苇。通客车。
明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改石涝池寨置,在今陕西定边县南。清康熙《延绥镇志》卷1:石涝池堡“宋盐池地,水卤不可饮。东有石涝池,人赖汲饮,故名。……今裁,并入定边营”。
即今云南施甸县。民国初设施甸县佐。1962年设施甸县。
明置,属邢台县。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黄峪岭。《方舆纪要》 卷15顺德府邢台县:黄榆关 “在府西北黄榆岭上。据险作堡,为戍守处。《志》 云: 黄榆岭口有腰水寨,最高峻。其上平阔,惟一径可通。腰半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 (953) 升瑞金监置,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瑞金市。《寰宇记》卷108虔州瑞金县: “本瑞金场,淘金之地也。”明 《赣州府志》 卷1: “唐天祐元年杨吴析雩都象湖镇置监,掘地得金,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中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乌勒吉图南。
①古十二州之一。《尚书·尧典》: “肇十有二州”,无州名。东汉马融、郑玄皆云舜十二州有营州。《孔传》 云: “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始置十二州。” 相当今河北、辽宁及朝鲜等地
亦作斡儿寒河。即今蒙古国之鄂尔浑河。《明史·李文忠传》:洪武五年(1372),率军由东道北征,经胪朐河,“疾驰土剌河。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列骑以待。文忠引军薄之,敌稍却。至阿鲁浑河,敌来益众。…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弱水 (今额济纳河) 自张掖北流,至下游分为东河、西河等河,汇潴于此。《水经注》 卷40: 居延泽 “形如月生五日”。唐以后通称居延海。本为一湖,其后中段淤塞,遂成二泊。汉人称
①即今湖南宁远县西南十五里天堂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宁远县图:县西南有天堂墟。②即今广东新兴县西南八十里天堂镇。万历《广东通志》卷46:新兴县有天堂墟。明置立将巡司于此。
古渡口。在今云南巧家县西的金沙江上。晋至南朝称泸津。《水经· 若水注》: “有泸津,东去 (堂狼) 县八十里,水广六七百步,深十数丈,多瘴气,鲜有行者。晋明帝太宁二年,李骧等侵越巂,攻台登县,宁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