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崎山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一百六十里,接麻城市和罗田县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大崎山“峰峦回合,飞瀑百道,下汇为涧。涧旁多古木藤萝,西南有留云洞。山上有龙井,旱可祷雨。又东北十里为小崎山,上有飞来石,下有石柱,推之者可转而不可仆”。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一百六十里,接麻城市和罗田县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大崎山“峰峦回合,飞瀑百道,下汇为涧。涧旁多古木藤萝,西南有留云洞。山上有龙井,旱可祷雨。又东北十里为小崎山,上有飞来石,下有石柱,推之者可转而不可仆”。
东汉改蚕陵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迭溪城。三国蜀汉复为蚕陵县。
旧名衡口镇。即今陕西安康市西七十里恒口镇。《清一统志 ·兴安府二》 谓衡口镇 “即衡河合月河之口也”。
①在今湖北宣恩县境。有二:一在县南。《方舆纪要》卷82忠建宣抚司:连珠山在“司北一里”。一在县东南。同书忠峒安抚司:连珠山在“司南二里。上有砦”。②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方舆胜览》卷60施州:连珠山“在
即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水。《明史·地理志》 万承州: “西南有绿降水,亦名玉带水。” 《清一统志·太平府》: 绿降水 “在万承土州 (治今龙门镇) 西南十里。源出州东南境,环绕州前,又西入养利州界合通
在今广东从化市东。《清一统志·广州府》:石鼓楼山“在从化县东三里。其石层叠,有石穴大如屋,溪水汇注,冲击有声, 因名。又名鹅形岭”。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清丰县北。《诗经·邶风·泉水》:“出宿于干,饮饯于言。”朱右曾《诗地理征》以为今清丰县北十里有聂城。即其地。
亦作永平监城。明永乐七年(1409)建。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永宁镇。明《辽东志》卷2:永宁监城在“盖州南一百五十里,隶苑马寺”。
①即商山。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商镇南一里。《晋书·董景道传》: “永平中,知天下将乱,隐于商洛山。” 即此。②在今陕西商南县南一里。《方舆纪要》 卷54商州商南县: 商洛山 “盖州境之山,多以商洛名”。
①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约六十里汶水东。《左传》:襄公十七年(前556),齐攻鲁,使“高厚围臧纥于防,(鲁)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又定公七年(前503),“齐人归郓、阳关,阳虎居之
元改保顺州羁縻州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明洪武六年 (1373) 改为宣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