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路
元改大名府置,属中书省燕南河北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元城、大名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河南内黄、清丰、南乐、浚县、濮阳、滑县、长垣及山东东明等县市地。明初改为大名府。
元改大名府置,治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名、邱县、魏县及河南省南乐、内黄、清丰、濮阳、浚县、滑县、长垣和山东省东明等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府。因地为漳、卫、黄河所经,故为河防要地。
元改大名府置,属中书省燕南河北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元城、大名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河南内黄、清丰、南乐、浚县、濮阳、滑县、长垣及山东东明等县市地。明初改为大名府。
元改大名府置,治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名、邱县、魏县及河南省南乐、内黄、清丰、濮阳、浚县、滑县、长垣和山东省东明等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府。因地为漳、卫、黄河所经,故为河防要地。
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 拓塘城 “有三城,约围一里许,水经其西。相传炀帝幸江都聚粮处也”。
一作括仓山。在今浙江省仙居县东南。晋葛洪 《抱朴子· 内篇》 卷4: “按 《仙经》,可以精思合作仙药者,有……大山天台山、四望山、盖竹山、括苍山。” 《新唐书·地理志》 处州丽水县 “有括苍山”,即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南。《寰宇记》卷148夔州巫山县:“飞鸟山在县西南六十里。言山高,鸟飞不能越。”
①即大伾山。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大伾山“在汜水县西北一里。有大涧九曲,又名九曲山。上有成皋旧城,山之东尽于玉门山,为汜水入河处。西去洛口裁四十里”。②在今广西三江
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奇台、木垒三县北。元《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公曰:‘前至白骨甸地,皆黑石,约行二百余里达沙陀北边,颇有水草,更涉大沙陀百余里,东西广袤不知其几千里,及回纥城,方得水草。’师曰:‘何
①西周以今陕西泾、渭、洛三河为三川。《史记·周本纪》:幽王二年(前780),“西周三川皆震”。即此。②战国时以河、洛、伊为三川。为韩地,介于秦、楚之间。东接东、西二周。《战国策·秦策一》:“今三川、周
又名王垣。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王茅镇。《史记·魏世家》: 武侯二年 (前394),“城安邑、王垣”。又 《秦本纪》: 昭襄王十五年 (前292),“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复予之”。皆此。西汉置垣县。古邑
①即今湖北巴东县西官渡口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巴东县西有官渡口。②即今四川巴中市东北关渡乡 (官渡场)。清道光 《巴州志》 卷2: 官渡溪场在 “州北一百二十里”。
一作塔失城站。元置,在今新疆伊吾县东南。明废。又作塔失城站。元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东南。明时废。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 《水经注》 谓之翁湖。《元和志》 卷27岳州巴陵县: “㴩湖, 一名翁湖,在县南一十里。《尔雅》 云: ‘河水决出还复入者为㴩。’ 《左传》: 定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