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共山
亦名大洪山。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山阜》:大共山“在县北五十里。高六十仞。与宁国府太平县分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大共水出焉。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
亦名大洪山。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山阜》:大共山“在县北五十里。高六十仞。与宁国府太平县分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大共水出焉。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
西汉武帝平东越后置,治所在冶县(今福建福州市)。西汉武帝平东越后置,治冶县(今福建福州市)。属会稽郡。废年不详。
即今新疆沙湾县东乌兰乌苏镇。《元史·明安传》: 至元二十九年 (1292),“别失八喇哈孙盗起,诏以兵讨之,……贼军再合四千人于忽兰兀孙,明安设方略与战,大败之”。
①即馒头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武经总要前集》 卷16: 曼头山 “南距潢水契丹之地,辽主避暑之地,今更名大 (永) 安山”。②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魏书· 吐谷浑传》:“显祖复诏上党王长孙观等
在今福建安溪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9安溪县: 湖头溪 “在县治西北。源出覆鼎诸山,引而南,诸山溪水皆会焉。至县北三十余里,有马上滩、渊滩,当溪阻石数百丈,水从石罅中出。正统间,始凿石通舟楫……历数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由平遥县析置,属太岳区。治彭坡头 (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1948年撤销,并入平遥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37年由平遥县析置,治彭坡头(今山西平遥县城关镇东南)。1
又名甫里镇。即今江苏吴县东甪直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元和县丞驻此。(甪lù)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部,南濒澄湖、北依吴淞江。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甪直,人口 7000
南朝宋泰始七年 (471) 置,为西海郡治。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南齐改为都昌县。
一名淅阳郡。南齐置,属雍州宁蛮府。北魏太和中属析州,治所在西析阳县 (今河南西峡县)。隋开皇初废。北魏置,治西析阳县(今西峡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西峡县一带。属析州。北周改“析”为“淅”(《周书·陈宣
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1960年在此发现典型的中国北方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夏家店遗址。
北宋置,属穰县。在今河南邓州市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