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经寺
在唐长安城怀远坊东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长安志》卷10载:大云经寺“本名光明寺,隋开皇四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时有延兴寺僧昙延,因隋文赐以蜡烛, 自然发焰,隋文奇之,将改所住寺为光明寺,昙延请更立寺以广其教,时此寺未制名,因以名焉。武太后初幸此寺,沙门宣政进《大云经》,经中有女主之符,因改为大云经寺,遂令天下每州置一大云经寺。此寺当中,宝阁崇百尺,时人谓之七宝台”。
在唐长安城怀远坊东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长安志》卷10载:大云经寺“本名光明寺,隋开皇四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时有延兴寺僧昙延,因隋文赐以蜡烛, 自然发焰,隋文奇之,将改所住寺为光明寺,昙延请更立寺以广其教,时此寺未制名,因以名焉。武太后初幸此寺,沙门宣政进《大云经》,经中有女主之符,因改为大云经寺,遂令天下每州置一大云经寺。此寺当中,宝阁崇百尺,时人谓之七宝台”。
即今青海境内之昆仑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枯尔坤山 “在青海西境”。清阎若璩 《书经地理通释》: “山在今西番界,有三山:一名阿克坦齐钦,一名巴尔布拉,一名巴颜喀喇,总名枯尔坤,译言昆仑也。在
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南右江南岸六丰村。《清史稿·地理志》 百色厅恩阳州判: “西北逻村、渌丰墟有汛。”
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十里凤凰山南。《新唐书·地理志》 成都县: 万岁池 “南百步有官源渠堤百余里。天宝二载,令独孤戒盈筑”。
即今西藏桑日县。《清一统志·西藏》:桑里城 “在喇萨东南二百五十一里”。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语,桑,红铜也; 里,山也。城旁有山,旧产红铜,故名。” 1960年与沃卡宗、温宗等合并设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里草垛山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草垛山堡 “宏治十五年置,万历二十三年及二十八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势极孤悬,山谷错杂”。
即吾者野人。元代时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中下游及黑龙江中下游少数民族的称谓。
即今河南新乡县西南三十六里七里营镇。民国《新乡县续志》卷1:县西有七里营。在河南省新乡县西南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7.7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营,人口1万。古称七里寨,因南、北距黄河渡口、小冀镇各七
在今广西北流市西。明于此置巡司。后废。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旧属罗次县,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廉江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东桥江“在县东南四十里。《志》云:源出化州境谢获山,南流二十里,经雷州府遂溪县之柳浦,东南会石门水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