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下城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垄下。《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长乐县 “松下镇” 条下: 垄下城 “在县东南二十余里。嘉靖四十年,居民筑此以备倭。周一里”。
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垄下。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筑,以备倭。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垄下。《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长乐县 “松下镇” 条下: 垄下城 “在县东南二十余里。嘉靖四十年,居民筑此以备倭。周一里”。
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垄下。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筑,以备倭。
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北山头堡。明《辽东志》卷2:山头关在“三万卫南六十里”。
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东。清嘉庆 《长宁县志》 卷2: 硫磺井在 “县 (今双河镇) 东九里。四时水温作硫磺气,浴可疗疮”。
隋炀帝置,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大业十三年(617)废。隋置,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大业十三年(617年)废。
1912年改那马厅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和隆山县合并改置马山县。旧县名。1912年由那马厅改置,治那马(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1915年将
又作刀毕河。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乌苏里江上源之一乌达比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伊津河” 条下: “瑚叶河,在 (宁古塔) 城东九百十里。源出城东南一千里无名山,东北流入乌苏哩江。诸水皆在乌苏哩
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定郡置,治所在保定县 (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泾川、灵台、镇原三县地。乾元元年 (758) 改为泾州。唐至德元载(756年)改安定郡置,治保定县(今甘肃泾川县
亦作崆峒山。即今宁夏固原县西之六盘山。《史记·孝武本纪》: 元鼎五年 (前112),“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空桐”。《正义》: “空桐山在原州平高县西一百里。”
一名钟城崴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光昭村。旧属和龙县,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为往来孔道,边塞要地。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图们江“又东北径光霁峪,马平岭河自西北来入之(光霁峪城西山也,通商分局在焉
北宋咸平元年(998)置,属镇戎军。即今宁夏固原县南开城乡。金属镇戎州。元置开成府及开成县于此。北宋咸平元年(998年)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南开城。建炎四年(1130年)入金。元至元十年(12
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史记·彭越列传》:彭越“常渔巨野泽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