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松河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地松河“其地名松屯,南流入麻哈江”。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地松河“其地名松屯,南流入麻哈江”。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三叠山“在(洪番长官司)司治南。峰峦绵连,曲折三叠”。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隶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次旗: “牧地有盐池。东至沙拉图,南至海达克,西至努克孙山鄂昔齐,北至乌兰墨尔河。”
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南。《清一统志·汾州府》: 窟龙关 “在石楼县东北六十里黄云山口,东通孝义,南抵隰州,北接宁乡。明洪武初置巡司。今裁”。后划归中阳县。
原名栖贤桥。又名三峡桥。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庐山含鄱口下栖贤谷。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三峡桥“在庐山之归宗寺,最为庐山之雄观。苏子由记曰:水行石间,声如雷霆,如千乘车
即荫田铺。今湖南常宁县东四十八里荫田镇。
亦作图拉河。即今蒙古国中央省西北之图拉河。《明史·李文忠传》:洪武五年(1372),由东道北征趋和林,“进至胪朐河,令部将韩政等守辎重,而自帅大军,人赍二十日粮,疾驰至土拉河。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
北宋于乐乡县故城置,属长林县。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双河镇北乐乡关。
清雍正元年(1723)置,属山西大同府(后改属朔平府)。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乾隆六年(1741)升为直隶厅,直属山西省。1912年改为归化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置直隶厅,治今内蒙
或作上关。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南上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东方县治此。
即亦八里城。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永乐)十六年,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而自立,徙其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即“亦剌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