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州
明弘治十五年 (1502) 置,属平凉府。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固本作故,时以此城为故原州城。讳故为固,后遂以名州。” 清同治十二年 (1873) 升为直隶州,属甘肃省。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彭阳、海原三县及同心县部分地。1913年降为固原县。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属平凉府。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为直隶州,属甘肃省。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海原二市县及清水河上游东岸一带。1913年废,改为县。
明弘治十五年 (1502) 置,属平凉府。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固本作故,时以此城为故原州城。讳故为固,后遂以名州。” 清同治十二年 (1873) 升为直隶州,属甘肃省。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彭阳、海原三县及同心县部分地。1913年降为固原县。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属平凉府。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为直隶州,属甘肃省。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海原二市县及清水河上游东岸一带。1913年废,改为县。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9均州 “曾河” 条下: “又有浪河,在州东南七十里,亦出太和山,东流入汉。”汉水支流。在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东南。源出丹江口市南部红山寺北麓,东北流经白杨坪、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调关镇 (调弦口)。《清一统志·荆州府》: 调弦穴口 “在石首县东六十里。岸上有调弦亭。水溢则泄入监利界”。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北都阳乡北。《清一统志·思恩府》:岜皂山“在都阳土司北三里,为司治后屏”。
原名宫后苑。在北京故宫坤宁宫北。正中有坤宁门和园内相通。东南、西南分设琼苑东门和琼苑西门,可通东西六宫。北有顺贞门,是宫墙北并列的三座琉璃门,门外为神武门。园内中心建筑为钦安殿,是明代嘉靖时遗物,祭祀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水经·淄水注》:“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劈头山。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音,惊川
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北太两省境。南齐后废。
十六国后凉太安二年(387)改昌松郡置,属凉州。治所在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北魏复为昌松郡。十六国后凉以昌松郡改名,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辖境在今甘肃省武威、古浪等市县一带。北魏仍改称昌
即今江苏如皋市东南林梓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如皋县东南有林梓镇。在江苏省如皋市东部、通扬运河畔。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林梓,人口 6500。古称高阳荡,明初因梓树成林,改今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南平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八年 (634) 属霸州,十三年(639) 废。
金置,属福山县。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