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踵湖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宋书·谢灵运传》:“会稽东部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即此。《清一统志·绍兴府》 作“回涌湖”,曰:“在会稽县东四里。相传马臻筑塘以防若耶溪水,溪水暴涌,抵塘而回,故名。”
古湖名。又称回涌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朝宋谢灵运曾求决其湖为田。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宋书·谢灵运传》:“会稽东部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即此。《清一统志·绍兴府》 作“回涌湖”,曰:“在会稽县东四里。相传马臻筑塘以防若耶溪水,溪水暴涌,抵塘而回,故名。”
古湖名。又称回涌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朝宋谢灵运曾求决其湖为田。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8监利县: 林长河在 “县东北三十里。周回县治三百余里。大江支流也”。
在今四川雷波县北桂花乡 (中山坪) 境。产铜。清同治间曾开采,不久废。
又名大硐喇。即今贵州铜仁市东三十四里云场坪镇。因产朱砂,明初设银场坪水银局,后以银场坪谐音称为云场坪。1899年美国殖民者侵入,掠取汞矿,设立大硐喇汞矿厂。民国年间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管理。1953年
又名龙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八里。《清一统志·泰安府一》:龙山“《旧志》:一名金螺山,亦曰白佛山”。山南有石窟造像。共三窟:隋窟在中,称“大佛洞”,正中圆雕释迦结跏趺坐像,高4.7米,斜披袈裟,赤足,作
①即乔口河。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乔江“在益阳县东八十里。其源澬分派流经长沙县乔口,故名”。②在今湖南益阳市东。《方舆纪要》卷80益阳县:乔江在“县(今益阳市)东八十里。自澬江
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置,属夏州。治所在山鹿县 (今陕西靖边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靖边、定边、吴旗三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治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西魏属长
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2宿迁县:白鹿湖“在县西南五十里, 由小河入泗”。
①唐天祐三年 (906) 改磁州置,治所在滏阳县 (今河北磁县)。五代唐复名磁州。②北宋天禧五年 (1021) 以避仁宗讳,改祯州为惠州,治所在归善县 (今广东惠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
清康熙三年(1664)改三万卫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民国初属奉天辽沈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伪满时于1939年移治孙家台,即今开原市。1988年改为开原市。古旧县名。清康熙三年
清初改腊壁洞蛮夷长官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水田乡 (腊壁司)。雍正十三年 (1735)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