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岬山
在今河北万全县北。《魏书·太宗纪》:北魏神瑞二年(415),拓跋嗣“田于四岬山”,即此。
在今河北万全县北。《魏书·太宗纪》:北魏神瑞二年(415),拓跋嗣“田于四岬山”,即此。
永康溪支流。在今浙江永康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华溪“出县东北五十里密浦山,西南流至城下……又南会于南溪”。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二十里腰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三月,太平军“后股尚在邓州桑庄、腰店”。
即今广西百色市东北龙川乡。清属凌云县,有外委戍守。
1932年置,属云南潞西设治局。治所即今云南畹町市。傣语 “畹” 为太阳,“町” 为当顶,意即太阳当顶。1950年属潞西县。1954年升为县级镇,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85年改设畹町市。旧镇名。
明置,属侯官县。即今福建福州市东鼓岭。昔为戍守要地。
又作秦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之大青山。《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十年(600),“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其国大乱。遣太平公史万岁出朔州以击之,遇达头于大斤山,虏不战而遁”。古山名。又称秦山。即今内蒙
即安门。汉长安城南面中门。王莽改曰光礼门。
西魏置,为武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隋开皇初废。古县名。西魏改东恒农郡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为武关郡治。隋初废入菊潭县。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置,属河南郡。治所约在今河南新安县。北魏泰常八年(423)废。
①东汉雒阳宫殿名。在北宫东北隅,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后汉书·献帝纪》载:中平六年(189),“九月甲戌, 即皇帝位,年十九。迁皇太后于永安宫”。注引《洛阳宫殿名》曰:“永安宫周回六百九十八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