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即陶唐氏。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尧都平阳,于 《诗》 为唐国。”

②商伐方国。祁姓。相传为尧的后裔。故址在今山西翼城县西二十里唐城村。为周成王所灭,后为其弟叔虞的封地。《史记·晋世家》: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春秋后迁都鄂邑 (今山西乡宁县)。

③夏、商邑。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左传·昭公元年》: 子产曰: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迁实沈于大夏,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指此。一说在今山西翼城县南。

④周诸侯国。姬姓。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597),“楚子使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杜注: “唐,属楚之小国,义阳安昌县东南有上唐乡。” 《史记·楚世家》 谓 “楚昭王灭唐”。

⑤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春秋》:隐公二年 (前721),“公及戎盟于唐”。杜注: “鲁地。高平方与县西有武唐亭。” 《清一统志·济宁州》认为,唐或棠即今山东鱼台县旧治 (县西旧城集) 东北十二里之武唐亭。

⑥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前519),“尹辛败刘师于唐”,即此。

⑦一作阳。春秋北燕地。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左传》: 昭公十二年 (前530),“齐高偃纳北燕伯款于唐”。即此。经文作 “”。


(1)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尧为其首领。《帝王世纪》: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2)古国名。(1)商代方国。相传为祁姓,尧的后裔。在今山西省翼城县西唐城村,一说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为周成王所灭,后为其弟叔虞封国。后以尧墟南有晋水,改称为晋。(2)姬姓。在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公元前505年被楚所灭。(3)古邑名。(1)又称棠。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公及戎盟于唐。”即此。(2)又作阳。春秋北燕邑。在今河北省唐县东北。鲁昭公十二年(前530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款于唐,即此。(3)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年):“尹辛败刘师于唐。”即此。


猜你喜欢

  • 大潭县

    北宋乾德元年(963)置,属秦州。治所即今甘肃礼县西南八十里太塘乡。熙宁六年(1073)改属岷州。后废。古县名。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合良恭、大潭两镇置,治今甘肃省礼县南太塘。属秦州。熙宁中属岷州。

  • 柏关寨

    在今甘肃西和县城内。《方舆纪要》 卷59西和县: 柏关寨 “宋南渡时,置寨于此,以保蜀口”。

  • 鲁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北乾符村。《寰宇记》 卷65沧州清池县“废乾符县” 条: 鲁城县“遥取长芦县北平虏城为名”。大业初属河间郡。唐乾符二年 (875) 改名乾符县

  • 鲁连村

    又名玉楼店。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北二十里望鲁店。《方舆纪要》 卷34茌平县 “马庄馆” 条下:玉楼店 “相传鲁仲连所居。亦名鲁连村”。

  • 隋唐东都皇城

    一曰太微城。又称南城。在东都西北隅、宫城之南,即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载: “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广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 亦即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所说的 “

  • 奈曼苏默城

    即元上都城 (开平城)。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四十里上都河北岸。清乾隆 《口北三厅志》 卷3: 开平故城 “土人呼为奈曼苏默城,直独石口东北二百五十里。……在滦水北,有重城。外方十余里,东西各二门,南北

  • 五乡碶市

    即今浙江鄞县东五乡镇。清光绪《鄞县志》卷2《市镇》:五乡碶“距城三十里”。明嘉靖间该地有东碶桥、西碶桥、皎碶桥、江碶桥、鄮碶桥等五座碶桥,总名五乡碶。因此得名。

  • 易太圩

    在今安徽芜湖县 (湾沚镇) 西北。清康熙《太平府志》 卷4芜湖县: “易太圩,宋崇宁间属易俗乡十八九都。”北宋崇宁中筑,在今安徽省芜湖市(湾沚镇)西北。属芜湖县。

  • 白艾里

    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二十二里桂村。《旧唐书·地理志》 睦州寿昌县:“旧治白艾里。”即此。

  • 鱼鲊渡

    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鱼鲊乡。为金沙江主要津渡之一。同治 《会理州志》 卷2: 鱼鲊渡在 “治西南一百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