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哈密王墓

哈密王墓

俗称回王坟。在今新疆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哈密王室对哈密地区的统治约当明末清初时期,历经十代,共二百三十二年。现存陵墓三座,最大的一座为7世纪哈密王伯锡尔墓,建于1838—1845年。陵墓四角为瓷砖镶砌的圆柱,环拥中部拱顶。陵内除伯锡尔外,还有其子八世哈密王乌拉米丁·木合买提等人。伯锡尔墓左侧,为九世哈密王沙漠胡索特和末代哈密王乃扎尔宫墓葬。陵内均维吾尔式穹窿形拱拜,外覆汉式木构亭阁,体现了汉式建筑风格的影响。


俗称回王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哈密王室明末清初统治哈密地区,经10代、232年。现存陵墓三座,最大一座为七世哈密王伯锡尔(1832—1861年在位)陵。始建于1838年,历时七年竣工。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通高达15.56米。陵墓四角为瓷砖镶砌的圆柱,环拥中部拱顶。绿色琉璃砖、白地蓝花瓷砖、白地绿花瓷砖包覆,拱顶内彩绘装饰,富丽堂皇。陵内除伯锡尔外,还有王妃满如里,其子八世哈密王乌拉米丁·木合买提并其他家庭成员,共40人。伯锡尔墓左侧,顺列九世哈密王沙漠胡索特、末代哈密王乃扎尔宫墓葬。内均维吾尔式穹隆形拱拜,外覆汉式木构亭阁,体现出汉式建筑艺术的影响。伯锡尔墓对面,为一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建于17世纪初,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大寺天棚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是哈密地区最大的礼拜寺。

哈密王墓


猜你喜欢

  • 白普关

    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16定边县:白普关“在县北螺盘山上,为控扼之地”。

  • 归正里

    汉晋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洛河南岸。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3:永桥以南、道西有四馆:“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吴人投国者处金陵馆,三年已后,赐宅归正里。”汉、晋洛阳城中里名。故

  • 球溪场

    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球溪镇。民国 《资中县续修资州志》 卷2: 球溪镇 “旧名球溪场。在县西一百里龙结乡。涧水流绕场后,三里许至小三江口与四眼桥涧水合,更东流二十里至大三江口入资江。商舶往来,颇称繁盛”

  • 南流郡

    南朝宋末置,属越州。治所在方度县 (今广西玉林市)。南朝梁废。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治方度县(治今广西玉林市)。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区及北境。属越州。南朝梁、陈时废。

  • 呼歇水

    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之辉河。《金史·宗浩传》: 章宗时,征讨广吉剌部等,“进至呼歇水,敌势大蹙”。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希贵特河、辉河。金章宗时,北方合底忻、山只昆连年攻边,

  • 汨罗江

    即今湖南汨罗市境之汨罗江。《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东出豫章艾县桓山,西南径吴昌县北……又西径罗县北……水亦谓之罗水。……汨水又西径汨罗戍南,西流注于湘。”《史记集解》引应劭曰:“汨水

  • 太华殿

    北魏平城宫内正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宗纪》:太安四年(458)三月,“起太华殿”。同书《高祖纪》:皇兴五年(471),孝文帝“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太和九年(485)二月,“癸未,大飨群臣于

  • 打猫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东北民雄。原为高山族打猫社。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即有“打猫社”之名。日本占领期间,嫌打猫名不雅,乃取“打猫”的日本语音,改称民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民雄乡。

  • 咸欢

    (歡) 县 即咸驩县。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西。《新唐书·地理志》: 怀驩 “本咸歡”。

  • 克里雅山

    一名克勒底雅山。在今新疆于田县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3:克勒底雅,“回语,意其来而未定之辞(言人新住此山)。旧对音为克里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