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特北前旗
俗称布哈公。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北前旗: “牧地在青海西岸。东至科依特陀罗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车吉,北至哈达图。”
俗称布哈公。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北前旗: “牧地在青海西岸。东至科依特陀罗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车吉,北至哈达图。”
在今越南北部太平省境之茶李河。《旧唐书·地理志》安南都督府:“西北至峰州嘉宁县论江口水路一百五十里,东至朱鸢县界小黄江口水路五百里。”《方舆纪要》卷112安南清化府:小黄江“在府东境,下流入海”。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津东路东段。明建文二年 (1400) 由朱元璋第十四子肃王朱楧建。因主祀雷祖,民间称为雷坛。永乐年间赐名金天观。现辟为兰州市工人文化宫。
即殽塞。又作二崤、殽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即“崤渑”。
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角。《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夷门山“一曰夷山。以山势平夷而名。大梁旧有夷门,盖以山名”。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十五里。《续汉书·郡国志》:邺县“有汙城”。《水经·浊漳水注》:汙水“出武安县山,东南流径汙城北”。即此。城临汙水,故名。
①即旋鸿池。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东、西海子村一带。《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大同县: 鸿池“亦曰旋鸿池。在府东 (北)”。②又名鸿池陂、洪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晋故城东二十里,今偃师市西。《后汉书·百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景洪市北一百二十四里普文。元属元江路。明废。又作普腾部。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景洪市北普文。元属元江路。后废。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在今缅甸克钦邦密支那迈立开江西北岸。唐天宝后属南诏丽水节度。《蛮书》:“从腾充过宝山城,又过金宝城以北大赕,周回百余里,悉皆野蛮,无君长
隋建,名药寺。唐改冲相寺。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萧溪镇东北十里。明末毁,清康熙重建。寺后有定光岩摩岩造像及唐、宋题记三十多处。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明洪武七年 (1374) 改置沿河祐溪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