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尚原

和尚原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三十五里。《宋史·吴玠传》: 南宋绍兴元年 (1131),“金将没立自凤翔,别将乌鲁折合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22: “和尚原,在大散关之东,距宝鸡两驿,为形势必争之地,此地一失则路径散漫,戎马深入无所限隔。”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南大散关东。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吴玠大败金兀朮于此。


猜你喜欢

  • 托多克

    即今新疆精河县东托托乡。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库尔喀喇乌苏:托多克台“西至噶顺腰台七十里”。

  • 南旺湖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约即 《水经·汶水注》 之茂都淀,为汶水所潴,后渐浅涸。明永乐中重修会通河,筑戴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高地,围堤为湖,称为水脊,分南北流入会通河,规定七分向北,三分向南。湖初置时

  • 富顺监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以避太宗讳改富义监置,治所即今四川富顺县。治平元年 (1064)置富顺县为附郭县 (熙宁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自贡、富顺、隆昌等市县地。嘉熙元年 (1237),蜀乱监废。

  •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在今云南盐津县城西南四十里豆沙关北崖。古时又称石门关。唐贞元十年 (794),袁滋奉命出使南诏,册异牟寻为南诏王,途经石门时,为纪其行,作摩崖题记。全文八行,共一百二十二字,为楷书。末尾 “袁滋题”三

  • 水泉关

    古大谷关。明、清名水泉关。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水泉。南接伊川县界。《清一统志·河南府二》:大谷关,“《旧志》:今为水泉关。两岸陡绝,山径崎岖,可以戍守”。即“大谷关”。

  • 卢氏山

    在今河南卢氏县西北。《水经·洛水注》:卢氏川水“北出卢氏山,东南流径卢氏城东,东南流注于洛”。《元和志》卷6卢氏县:“地有卢氏山,或言卢敖得道于此。”

  • 梅花门

    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系旧金华府城之东门。《明史·太祖纪》: 元至正十八年 (1358) 冬,太祖 “命胡德济迎战于梅花门,大破之,婺州降”,即此。

  • 沅潭

    在今湖南临湘市北。《清一统志·岳州府一》:沅潭“青山、铁炉、聂家市诸水会此,出黄盖湖”。其西有源潭镇。

  • 唐家岭

    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明宣宗实录》卷112: 宣德九年 (1434) 九月癸未,“车驾发京师,驻跸唐家岭”。即此。古山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明宣德九年(1434年),宣宗北巡;正统十四年(144

  • 荥泽

    一作荧泽。又名荥波。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黄河相通。《尚书·禹贡》: “荥波既猪。” 又 “道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径荥泽北,故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