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昌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定阳县置,为汾州治。治所即今山西吉县。大业初为文城郡治。唐武德元年(618)改为汾州,五年(622)为南汾州治。贞观八年(634)为慈州治。五代唐改为吉乡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定阳县置,治今山西省吉县。为汾州治,大业初为交城郡治。唐为慈州治。五代唐改为吉乡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定阳县置,为汾州治。治所即今山西吉县。大业初为文城郡治。唐武德元年(618)改为汾州,五年(622)为南汾州治。贞观八年(634)为慈州治。五代唐改为吉乡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定阳县置,治今山西省吉县。为汾州治,大业初为交城郡治。唐为慈州治。五代唐改为吉乡县。
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南,与不丹相邻。属山南地区。面积9000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2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浪卡子镇。浪卡子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白鼻尖”。在此实指白色的鼻形山梁。曾
唐室韦部落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境。《新唐书·室韦传》:“最西有乌素固部,与回纥接,当俱伦泊之西南。”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六十里。明成化年间曾置巡司于此。清有把总驻防。在湖北省竹溪县东北部。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县河铺,人口 1230。因早年设有铺店得名。1949年属竹溪县二区。1
①明嘉靖十年 (1531) 改安陆州置,治所在钟祥县 (今湖北钟祥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荆门、天门、仙桃、洪湖、潜江、当阳、京山等市县地。清顺治三年 (1646) 改为安陆府。②清顺治十八年 (1
①在今福建莆田市南七里。《清一统志·兴化府》“华胥山”条:横山“相近有木兰山,下为木兰溪”。②在今湖北黄陂县北。《寰宇记》卷131黄冈县: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旧废县取此山为名。今有庙在木兰乡”。
1944年日伪置,治大通(今安徽淮南市大通区)。1945年8月废。
北宋置,属富平县。即今陕西临潼县北雨金镇。《寰宇记》 卷31耀州富平县: 金雨堡 “在县东南三十里。有一泊,每有天雨,水流入似金色,俗呼为雨金堡”。
即芦北郡。治所在建昌县 (今甘肃文县西南)。《北史·氐传》 作葭芦郡。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69大昌县:当阳镇“在县西四十里。有巡司戍守”。
在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水库北。《宋史·孟珙传》:金将武仙“退屯马蹬”。即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淅川县南老城东。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孟珙大败金武仙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