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瑞岩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双瑞崖“旧属永福县,其形如狮,岩在其口,深数十丈,中有佛像,皆石乳所凝结”。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双瑞崖“旧属永福县,其形如狮,岩在其口,深数十丈,中有佛像,皆石乳所凝结”。
西汉置,属弘农郡。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东汉改为上雒侯国。三国魏改为上洛县。见“上洛县(1)”。
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大河口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六合县图:东南有大河口。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六合县:“划子口、大河口俱滨江。”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镇西卫。治所即今贵州普定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入普定县。1913年移普定县治此。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普定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唐方镇名。兴元元年 (784) 置,治所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由同州刺史领之。乾宁二年(895) 改为匡国军。唐方镇名。兴元元年(784年)置,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领同、晋、慈、隰四州。同年罢。
在今湖南湘乡市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0湘乡县 “望岳峰” 条下: 范铎峰 “三峰耸秀,众山环列。相传五代时范铎隐此,因名”。
明置,在今贵州清镇市南。《清一统志·贵阳府》: 威清驿 “上通安平,下达省城,为往来要道”。
又称纳克书奔盆族。在今西藏比如县东彭盼区香曲、亚栋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西藏志·外番》、《卫藏通志》 作三札。
即今云南富宁县东北剥隘镇。《清一统志·广南府》: 剥隘 “在 (宝宁) 县东南三百九十里,与广西田州之喇村及归顺州之送那邨接界”。民国时设县佐。
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秦屿镇。明属福宁州。嘉靖中移大筼筜巡司驻此,改名秦屿巡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麻响。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属贵阳府。清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