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庙子镇
在今吉林德惠市南双庙子村。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德惠县:“县属双庙子在乌海驿东北十二里。……为附近农村杂货食品料之供给市场。”
在辽宁省昌图县东部。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庙子,人口2210。原名施家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双庙子火车站,更今名。1958年设双庙子乡,同年改公社。1961年析置泉头、下二台、虻牛、桓沟子四公社。1984年复双庙子乡,同年改镇。双庙子河经此。主产玉米、高粱等。有建材、轻工、化工等厂。京哈铁路、102国道经此。
在今吉林德惠市南双庙子村。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德惠县:“县属双庙子在乌海驿东北十二里。……为附近农村杂货食品料之供给市场。”
在辽宁省昌图县东部。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庙子,人口2210。原名施家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双庙子火车站,更今名。1958年设双庙子乡,同年改公社。1961年析置泉头、下二台、虻牛、桓沟子四公社。1984年复双庙子乡,同年改镇。双庙子河经此。主产玉米、高粱等。有建材、轻工、化工等厂。京哈铁路、102国道经此。
宋代黄河东流的别称。据《宋史·河渠志》载: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市)商胡埽决口后,河道改由北流,合御河入海,史称北流。嘉祐五年(1060)黄河北流又在魏县(今河北魏县东北)境内第
在今广东连州市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连州: 冠峰 “高耸冠于群山。或曰以山形如冠也”。
北宋置,属黄冈县。在今湖北黄州市北。后废。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八十里。明、清于此置巡司。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置,在今福建福安县东南。
亦作洛汭。在今河南巩义市境洛河注入黄河处。《尚书· 禹贡》: 河水 “东过洛汭”。《孔传》:“洛汭,洛入河处。” 《左传·昭公元年》: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 宋元人注: “雒汭,洛水
即覆舟山。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晋书·成帝纪》:咸和七年(332)三月,“西中郎将赵胤、司秆中郎匡术攻石勒马头坞,克之”。即此。
即干坝宗。治所即今西藏岗巴县。
明洪武四年(1371)改平滦府置,属北平行中书省(后属京师)。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之地。清属直隶省。1913年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平滦府置,治卢龙
①1913年改城口厅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即今四川城口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②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大竹河(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镇)。1935年初迁治洪口(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