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井镇

双井镇

即今河北魏县东南三十里双井镇。《方舆纪要》卷16魏县:“又有双井镇,即双井渡,漳卫合流之冲。”


(1)在河北省魏县中南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双井,人口5460。以两口古井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有制砖、木器加工、食品加工等厂。魏张公路经此。(2)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双井村,人口2650。清末属呼兰府河东第一区,民国时隶属方台乡,后改第五区。1956年设双井乡,1961年成立双井公社,1984年复设双井乡,1998年改镇。农产玉米、小麦等。为区粮食主产区之一,有建材、农机加工等业。哈萝公路经此。(3)在湖南省溆浦县北部。面积69.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双路坪,人口2680。因境内有双眼井,故名。1956年为花桥乡。1961年为花桥公社,1981年更名为双井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柑橘、枣、棉花。有农机、汽修、农副产品加工等厂。设有圩场。湘黔铁路经此设站。怀桃公路经此。(4)在贵州省施秉县东南部、清水江北岸、癞子山西南麓。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长田寨村,人口 2360。镇南有黑、白二沙井,故名。1932年置镇,1936年废。1958年建双井公社,1962年与原新城管理区合并建双井公社。1984年置双井镇。1992年翁西乡并入。主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烤烟。有修理、酿酒、饮食等业。是县东南部重要集镇。清水江过境,白平、施马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余家堰

    五代南唐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高淳县:余家堰“在县东南四十里。《旧志》亦以为五堰之一”。

  • 多功城

    南宋淳祐中建,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南翠云乡南翠云寨。清嘉庆《四川通志》卷50江北厅:多功城,“《厅志》:在厅西北。山石,因岩为城。左高三丈余,右丈余,周二百余步,东西

  • 和泥府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和泥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思陀 (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元阳、金平等县及建水县南部地。十七年 (1384) 废入临安府。

  • 龙胜县

    ①1912年改龙胜厅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即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5年改为龙胜各族自治县。②1948年由集宁、陶林、丰镇、凉城4县析置,属绥远省。治所在卓资山镇(今内蒙古卓

  • 马头关

    在今浙江德清县南马头关村。《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马头关在“县(治今武康镇)南三十里。路出余杭,为往来之径道”。

  • 通智驿

    唐置,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北宋废。唐置,在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北宋时废。

  • 莎车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莎车城 (今新疆莎车县)。东汉永建二年 (127)属西域长史。南北朝时名渠沙国。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莎车城(今新疆莎车县境内)。属西域都护。魏、晋、南北朝时称“

  • 京山铁路

    自北京至山海关。乃京奉铁路的一段,即关内外铁路的关内段。从北京到河北省山海关,途经天津、唐山等城市。长430千米,1881年修筑长仅9.7千米的唐山—胥各庄(今丰南区)段,即唐胥轻便铁路,为中国历史上

  • 大鳙水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源县:大鳙水“出大鳙山,溉田六十余顷,西北流入斜水。《志》云,大鳙与芙蓉峰水并入绣水。盖斜水合于大鳙矣”。《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鳙水“源出大鳙山。山有二

  • 曲遇

    聚名。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史记·曹相国世家》:“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中牟县有曲遇聚。古聚落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史记·曹相国世家》:“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