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卫州

卫州

北周宣政元年(578)置,治所在汲郡(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为汲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卫州。贞观元年(627)移治汲县(今卫辉市)。天宝元年(742)改为汲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浚县、淇县、滑县、新乡等市县地。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徙治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二十八年(1188)还治汲县。贞祐三年(1215)徙治胙城县(今河南封丘县北)。蒙古宪宗元年(1251)还治汲县。中统元年(1260)升为卫辉路。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分相州汲郡置,治枋头城(今浚县西南)。隋大业初改为汲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卫州。贞观元年(627年)移治汲县(今卫辉市)。天宝元年(742年)又改汲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新乡、卫辉、辉县、浚县、淇县、滑县等市县地。宋、金属河北西路。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以河患,移治共城县(今辉县市),二十八年复治汲县。贞祐三年(1215年)移治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蒙古宪宗元年(1251年)复治汲县。中统元年(1260年)升为卫辉路。


猜你喜欢

  • 鸡踪桥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三年(932),董璋克汉州,孟知祥将兵赴援,“至弥牟镇,赵廷隐陈于镇北,甲申迟明,廷隐陈于鸡踪桥”。即此。《方舆纪要》卷67新都县:鸡踪桥“在县北三

  • 县前水

    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县前水“在上犹县治南。源发自县西,会北胜水、横水、礼信水、料水、稍水,流经县前下入南野水”。《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上犹县:县前水“在县城南。源出桂阳

  • 伊犁道

    1914年由原伊犁道袭置,属新疆省。治伊宁县(今新疆伊宁市)。辖境约当今新疆伊犁、塔城两地区(乌苏、沙湾、和布克赛尔三县除外)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16年,塔城、额敏二县划归塔城道。1928年废。

  • 白塔峪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白塔满族乡境。《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白塔峪在“卫西北三十五里”。

  • 大伾山

    一作九曲山。 “伾”或作“岯”、 “邳”。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尚书·禹贡》:“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孔传:“山再成曰伾。”《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成皋大伾山下,……济沇之水与荧播

  • 崇济寺

    本在唐长安城昭国坊西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 《长安志》 卷8: 崇济寺 “本隋慈恩寺,开皇三年鲁郡夫人孙氏立”。贞观二十三年 (649) 敕以慈恩寺与弘济寺换所居,移胜业坊。神龙中改为崇济寺。

  • 滠口镇

    即今湖北黄陂县南四十里滠口镇。清置巡司于此。

  • 镂方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阳德之间。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阳德二郡之间。属乐浪郡。西晋后废。

  • 枋口水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五龙口镇附近。亦名枋口堰水。《方舆杨要》 卷49济源县: 枋口水“沁水渠也。在县东北三十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旧以枋口为门故名枋口。…… 《胜览》 云: 枋口水,隋卢贲、唐温造俱于

  • 真州长官司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真州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置真安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珍州思宁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