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军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分洪、江二州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元至元中升为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分洪、江等州置,治星子县(今属江西)。属江南西路。南宋绍兴初改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星子、都昌、永修、安义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南康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分洪、江二州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元至元中升为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分洪、江等州置,治星子县(今属江西)。属江南西路。南宋绍兴初改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星子、都昌、永修、安义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南康路。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城内。《舆地纪胜》卷22池州:九华楼,“《池阳记》:即子城东门楼”。《清一统志·池州府二》:九华楼“在贵池县九华门上,唐建。……唐杜牧有《九华楼寄张祜》诗”。②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南。《清
①汾水支流。源出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流经绛县、曲沃、侯马、新绛等县市入汾水。《左传·成公六年》: “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 《水经·浍水》: “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西过其县南
西汉太初三年(前102)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北六十里四坝乡三岔古城。西晋废。北魏复置,属武兴郡。隋又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北。为武威郡北部都尉治。太初三年(前102年)伐大宛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大廉山。《舆地纪胜》卷120廉州:“因大廉洞为名。”《方舆胜览》卷39廉州:“因洞为名。《元和志》:地有大廉洞,故元德五年置大廉县。今县虽废,而州名则以大廉洞故名耳。”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史记·殷本纪》:帝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集解》:服虔曰:“巨桥,仓名。许慎曰巨鹿水之大桥也,有漕粟也。”《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北径巨桥邸阁西。旧有大梁横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东浦镇。清乾隆《绍兴府志》卷7《市》:东浦市“去县西北十里”。
①传说中东方荒远之国。《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 日下,谓之四荒。”邢昺《疏》:“日下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②都城的别称。即以帝王比日,故称帝王所居之都城为日下。清朱彝尊《日下旧闻》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南。民国《桦甸县志》卷2:“大甸子距县城四百三十里。”在辽宁省铁岭县东部偏南。面积300.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甸子,人口1620。原为荒草甸子,形成村落时以地貌得名
即水阁凉亭。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是拉萨著名园林之一。
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部乌拉盖郭勒的支流色也勒吉郭勒(舍野日机河)。《元史·太祖纪》:“岁壬戌,帝发兵于兀鲁回、失连真河,伐按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二部。”《圣武亲征录》:铁木真“止军于阿兰塞,移辎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