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郡
北周置,属洺州。治所在南和县 (今河北南和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南和县地。隋开皇初废。
北周置,治南和县(今属河北)。属洺州。辖境相当今河北南和县一带。隋开皇初省。
北周置,属洺州。治所在南和县 (今河北南和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南和县地。隋开皇初废。
北周置,治南和县(今属河北)。属洺州。辖境相当今河北南和县一带。隋开皇初省。
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北和镇。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巡司于此。在四川省绵竹市中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清道,人口3500。清道光初年兴场,即名清道场。1949年为清道乡,
“壄” 又作 “埜”或 “野”。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水南岸。《淮南子·人间训》: “秦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守南野之界。” 即此。西汉属豫章郡。东汉始改“壄” 为 “野”,
元置,为水站。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白沙镇北。明废。
①战国燕邑。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史记·魏世家》: 武侯七年 (前389),“伐齐,至桑丘”。又 《六国年表三》: 齐康公二十五年 (前380)“伐燕,取桑丘”。即此。②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平原县西。
南齐置,属司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后废。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东谷,牯岭镇西南三里。原为庐山传习学舍的会议礼堂,又称庐山大礼堂。1935年动工修建,1937年竣工。是蒋介石在庐山训练军政骨干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庐山人民剧院
在今四川富顺县城西北隅。清乾隆《富顺县志》 卷1: 钟秀山 “一峰独立,左西湖,右少湖,后蹲马脑山,澜岩、北岩互相围护,前对同心塔、翠屏、桂子诸山,垒翠浮岚,釜川萦抱,为众山之宗,山畔有紫云岩,半麓邑
在今湖南华容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7华容县:安津堤“内有十台九堰, 皆利灌溉。正德中,堤坏,复修筑之。《水利考》:县境陂堰堤塘之属,凡九十有余,而安津尤为低洼,修防最切”。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岳庙之西。明嘉靖《衡州府志》卷2:安上峰“上有舜庙、舜溪、舜洞。昔舜往九嶷过此休息,因名”。
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境。太和二年(228)属上庸郡。后废。西晋复置。南朝梁废。